一个特斯拉老车主的忠告:别信PPT,电车高速续航请直接打五折

讲真,所有车企标的那个600公里续航,上了高速就是一个大型的行为艺术现场。它不是一个物理学数据,它是一个玄学符号,是销售用来催眠你,而你用来麻痹自己的咒语。你以为你买的是一台车,不,你买的是一张通往“续航焦虑”大型沉浸式体验剧的门票。李先生的故事,典中典了,标600公里的新车,吭哧瘪肚跑不到400公里就亮红灯求饶,这不叫个例,这叫出厂设置。

一个特斯拉老车主的忠告:别信PPT,电车高速续航请直接打五折-有驾

为什么?别跟我扯什么风阻、温度,那些都是技术人员拿来凑字数的PPT。核心就一个:掀桌子。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我作为一个车企,怎么才能最快地把你干掉?不是把车造好,而是把PPT做好。我直接标一个800公里,你标750,你就是个弟弟。至于实际能跑多少?那是你需要关心的问题,不是我。我先把蛋糕抢了,最好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所谓的CLTC工况测试,平均时速28.5公里,这玩意儿是用来测车的吗?这是用来测老头乐的吧。在这个速度下,风阻约等于无,电耗低得感人,数据好看得让工程师自己都想哭。但这有什么用?上了高速,时速120公里干起来,空气就不是你的朋友了,它变成了叹息之墙,你的车在用真金白银的电量去撞墙。你那个一百度的超级充电宝,看着唬人,上了高速就是个发烧的暖手宝,一边往前拱,一边疯狂掉电,那感觉,跟修仙渡劫一模一样。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笑了,把开个电车比喻成修仙渡劫,可能有点夸张,但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真的一模一样。你以为你在开车?不,你在维持金丹的稳定。时速就是你的心火,开快了容易走火入魔;空调就是你的杂念,多开一度都可能导致修为倒退。每一次超车,都是在消耗你的真元。服务区那个充电桩,就是你的救命仙丹,但你永远不知道这颗丹是真是假,或者有没有被别的道友抢先一步。

一个特斯拉老车主的忠告:别信PPT,电车高速续航请直接打五折-有驾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好几年特斯拉的中年人,早就悟了。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在你续航还剩50公里,而下一个充电桩在70公里开外的时候,它们都是狗屁。那一刻,中控大屏上所有的娱乐功能,都显得那么冰冷和嘲讽。你不需要它给你讲笑话,你只需要它告诉你,你今天能不能回得了家。这种绝望,是所有花里胡哨的科技永远无法掩盖的。这标准简直就是个笑话,糊弄鬼呢!

所以他们开始给你讲新故事,叫800V高压快充。听着就厉害,雷电法王杨永信听了都得给你点个赞。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听起来像不像一个任意门?但问题是,这个任意门,你得先找到。车支持800V了,你家门口的国网充电桩支持吗?你长途路上遇到的那个破破烂烂的服务区充电桩支持吗?大概率是不支持的。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让你现在掏钱,这是最经典的品牌玄学。

一个特斯拉老车主的忠告:别信PPT,电车高速续航请直接打五折-有驾

说到玄学,就不得不提那些自带信仰光环的品牌。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永远劝不了一个特斯拉或者奔驰的死忠。你跟他说续航虚,他跟你扯自动驾驶的先进性,跟你聊马斯克要去火星。你跟他说内饰简陋,他跟你讲这叫极简主义,是未来的方向。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买的根本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他们是在为自己的信仰充值,维护自己所在圈层的纯洁性。你跟他讲性价比,他觉得你很可笑。

那么,我们这些凡人到底该怎么办?第一个技巧,控制车速。把时速从120降到100,续航蹭蹭往上涨。但讲真,为了省那点电在高速上当乌龟,被五菱宏光嘣了,还不如当初买个油车,起码活得有尊严。这跟为了省钱天天吃压缩饼干有什么区别?车的本质是让你活得更爽,不是让你更憋屈。

第二个技巧,看电池度数。别管那些虚头巴脑的续航数字,直接问销售,这“电饭煲”多少度电?80度的再虚,也比60度的实。这是唯一的真理。我突然在想,高速服务区的快餐为什么能做到那么难吃还那么贵的,这本身就是个玄学问题。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别信那些花里胡哨的,也别指望什么技术突然开窍。在固态电池商业化之前,所有电车的高速续航都是一场“你猜你猜你猜不着”的游戏。最牛逼的续航技巧只有一个,那就是:买一个续航标称800公里以上的车,然后心平气和地把它当成一个400公里的车来开。

大力,才能出奇迹。加大,加大,再加大。用绝对的冗余去对抗车企的无耻。这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这么个朴素的道理。不接受任何反驳。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