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随便喊口号,丰田这「电池终身质保承诺」背后是有硬数据撑着的。
2024 年丰田全球混动车型销量占比已经到 38%,光在华混动销量就有 80 万辆,比不少中国电车品牌的纯电 + 混动总销量还高。
与此同时,2025 年刚升级的「THS 5.0 混动系统」,热效率突破 45%,比上一代提升 2 个百分点,电池成本还降了 20%:
成本降了,才敢把质保拉满。
有人觉得丰田这是玩噱头,可看细节就知道不是:
承诺覆盖的是 2025 年之后上市的所有混动车型,包括国产的亚洲龙、凯美瑞混动版,而且没有附加 “仅限首任车主” 的苛刻条件,只要车还在正常使用,电池出问题就管修管换。
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 年全球混动车型用户最在意的就是电池寿命,有 62% 的潜在用户因为担心电池衰减不敢买,丰田这招正好戳中了痛点。
别以为中国电车只靠纯电吃饭,2024 年中国电车品牌混动车型销量刚突破 150 万辆,其中 15 - 20 万中端区间占了 60%:
而这个区间,正是丰田混动的 “老地盘”。
2024 年 15 - 20 万混动市场里,丰田占了 42%,中国品牌加起来才 35%,差距本来就有。
现在丰田加了终身质保,中国电车的混动车型就有点被动了。
比如比亚迪的 DM - i 车型,质保是 8 年 15 万公里,吉利雷神混动是 8 年 20 万公里,跟丰田的终身质保比,用户心里难免会犯杠。
客观来讲,中国电车的混动技术不差,比亚迪 DM - i 5.0 热效率也到了 44%,跟丰田差不了多少,但质保这块的短板,一下就被放大了。
丰田敢承诺,还因为供应链稳。
它跟宁德时代签了长期协议,2025 - 2027 年宁德时代会专供「CTP 3.0 电池」,这种电池的循环寿命能到 3000 次以上,比普通混动电池多 500 次,这也是它敢保终身的基础。
反观中国电车,混动核心部件还有不少短板。
比如混动专用变速箱,2024 年进口占比还高达 60%,主要从日本爱信、JATCO 采购,一旦供应链有点波动,成本和交付都会受影响。
话说回来,中国电车这两年在纯电领域猛冲,但混动的供应链建设确实慢了半拍,现在丰田从供应链到质保双管齐下,中国电车想追就得加快脚步了。
有人觉得中国电车该慌,毕竟丰田的品牌认知度摆在那,三四线城市调研显示,32% 的混动用户首选丰田,中国品牌才 28%。
但实际上,中国电车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化配置。
2024 年中国混动车型智能配置渗透率达 78%,车机系统、L2 + 辅助驾驶基本是标配,而丰田混动车型的智能配置渗透率才 45%,不少低配版连自适应巡航都没有。
此外,中国电车的混动车型更新快。
比如 2025 年初比亚迪刚上市的 宋 PLUS DM - i 5.0,续航比上一代多了 50 公里,充电速度也快了 30%,要是能把质保跟上来,未必不能跟丰田掰手腕。
说白了,丰田这承诺不是 “降维打击”,而是给中国电车提了个醒:混动赛道不能只拼技术参数,用户最在意的质保和可靠性,也得跟上。
2025 年 1 - 3 月的数据很能说明情况:丰田混动车型在华订单增长 25%,其中有 35% 的订单用户明确说 “是冲终身质保来的”;
而中国品牌混动订单增长 18%,虽然也涨,但增速比丰田慢了 7 个百分点。
尤其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中端市场,以前中国品牌靠性价比能抢点份额,现在丰田质保跟上后,不少用户又转回去了。
不过也不用太悲观,中国电车也在调整。
据小道消息,比亚迪、吉利都在酝酿延长混动车型的质保,可能会加到 10 年 25 万公里,甚至部分车型跟进终身质保。
这说明丰田的承诺已经倒逼中国电车行动起来,良性竞争对用户来说其实是好事。
最后总结:
丰田这终身质保承诺不是纸老虎,确实戳中了中国电车混动赛道的短板。
中国电车慌不慌不重要,关键是得赶紧补质保和供应链的漏洞,毕竟用户要的是靠谱又省心的车。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本文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我们尽量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