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满大街的AT变速箱,如今竟成了奢侈品!车企这5个原因限制了

走进4S店的老司机发现,#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十年前满大街的AT变速箱,如今竟成了“奢侈品”! 曾经以平顺耐用封神的AT,如今只蜷缩在宝马、路虎等高端车型里,10万级家用车早已被CVT和双离合攻陷。 车企集体抛弃AT的背后,是一场利润、政策与技术围剿的生死局:
十年前满大街的AT变速箱,如今竟成了奢侈品!车企这5个原因限制了-有驾

成本黑幕:一套爱信8AT采购价1.8万,比CVT贵6000元,车企卖一辆10万的车等于少赚半台iPhone 15 Pro;

油耗陷阱:AT车型百公里油耗比CVT高1.5L,油价破9元的今天,车主每年多烧3000元油钱;

政策绞杀:生产一台AT车,车企倒贴1500元买油耗积分,造电动车反赚35分/台。

省下的油钱全喂了修理厂:10年车龄的AT大修率仅15%,CVT高达42%,换一次钢带8000块打底!

车企的算盘

爱信6AT变速箱的采购成本高达1.2万元,同级别CVT仅需4500元。 某合资品牌内部数据披露,搭载AT的车型比CVT版本成本高出18%,终端售价只能溢价3%。

每卖出一台AT车型,车企就倒贴5%的毛利。 一位主机厂成本控制主管直言:“这相当于给供应商打工”。国产CVT价格持续下探,2023年采购价比2015年暴跌44%,6AT价格十年未降。

某自主品牌采购总监算过账:年销量必须突破50万台才能覆盖AT成本,否则就是亏本买卖。

爱信、采埃孚等巨头手握行星齿轮和液力变矩器核心专利,国产企业每生产一台6AT需支付1200元专利费。

山东盛瑞曾尝试自主研发8AT,因绕不开专利导致换挡逻辑混乱,车主投诉油耗飙升,最终口碑崩盘。 传祺GS8更因爱信断供变速箱被迫减产,赤裸裸上演“变速箱制裁”。

十年前满大街的AT变速箱,如今竟成了奢侈品!车企这5个原因限制了-有驾

政策大刀砍向高油耗

国六B排放标准执行后,车企每生产一台百公里油耗8L的AT车型,需支付1500元购买油耗积分。 若无法达标,成本再增2000元。

双积分政策更让AT雪上加霜,2023年AT车型平均产生12分/台缺口,新能源车反赚35分/台。 某自主品牌战略部负责人透露:“与其亏本产AT,不如多造电动车”。

实测显示,搭载8AT的某德系中型轿车NEDC工况百公里油耗8.2L,同级别CVT车型仅6.7L。

按年行驶2万公里、92号汽油9元/升计算,AT车主每年多花2700元油费。 北京拥堵路段测试更残酷:AT油耗比CVT高出25%-30%,通勤族每月多掏400元。

技术革命

CVT曾因钢带打滑、扭矩弱被嘲“脆皮”,如今钢链技术翻盘。 本田新一代CVT扭矩承载突破350N·m,雅阁混动油耗压至5.88L/100km;日产XTRONIC CVT甚至扛住楼兰3.5L V6发动机的450N·m扭矩。

丰田Direct Shift-CVT加入起步齿轮,低速响应速度提升40%,彻底解决“起步肉”痛点。

大众DSG 7速湿式双离合故障率从10年前的3%降至0.05%,换挡速度达毫秒级。 成本却比AT低40%,成为国产车突围利器:长城7DCT采购价仅1.5万,换挡逻辑敢叫板大众。

丰田THS系统用E-CVT实现电机无级变速,凯美瑞混动油耗4.1L/100km;比亚迪DM-i取消传统变速机构,靠电控直驱,秦PLUS馈电油耗仅3.8L。

十年前满大街的AT变速箱,如今竟成了奢侈品!车企这5个原因限制了-有驾

车主的血泪账本

维修厂数据撕开省油假象,CVT钢带设计寿命约15万公里,更换费用8000元起。 10年车龄CVT大修率42%,AT仅15%。

修车师傅吐槽:“车企把保修期卡在3年,就是赌你钢带过保就坏”。

AT维修同样肉疼:阀体故障维修5000元起,离合器片磨损需抬发动机,工时费5000元打底。

日常开销差异赤裸:AT车主李女士的某美系SUV城市油耗10.5L/100km,同事的同级日系CVT仅7.8L。 每月通勤油费多花400元,相当于两顿火锅钱。

坚守者最后的堡垒

宝马M4的S58发动机瞬间爆发550N·m扭矩,采埃孚8AT的液力变矩器轻松化解冲击,双离合多次弹射起步可能过热趴窝。

路虎揽胜拖挂3.5吨房车时,行星齿轮组刚性传动比钢链CVT可靠十倍。

北京晚高峰拥堵路段,AT车型D挡松开刹车自动蠕行,无需频繁油刹切换。 某汽车媒体实测显示,CVT在跟车时需踩油门移动,双离合低速顿挫率达17%。

某调研中,17%用户仍将“变速箱平顺性”列为购车首要因素,他们多是十年AT老车主的忠实拥趸。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