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见证极限测试 岚图800V混动时代加速到来

电量从20%充到80%只要12分钟,续航还能突破1400公里——岚图汽车今天在央视直播间,把这项全栈自研的“岚海智混技术”硬生生拉到公众面前,还让它在52℃高温、-24℃严寒、5米高空跌落和电池针刺的极限考验中全身而退。

更狠的是,这项技术不是概念,不是PPT,而是“发布即量产”,年内就会装上三款旗舰车开卖。

8月22日的湖北襄阳,阳光毒辣得像要把地面烤裂,央视《顶级实验室》的直播车停在测试场边,空气里混着热浪和紧张感。

央视见证极限测试 岚图800V混动时代加速到来-有驾

岚图的工程师们神情专注,像是要把多年心血交给全世界检验。

那台搭载岚海智混技术的测试车,静静停在高温舱前,仿佛一头即将冲进火海的猛兽。

5C超充的测试先在高温下开场——52℃的环境,金属表面烫得能煎蛋,电缆像被太阳炙烤的蛇。

计时开始,电量从20%蹿到80%,只用了12分钟。

央视见证极限测试 岚图800V混动时代加速到来-有驾

现场有人低声感叹,这速度,已经不只是方便,而是改写了补能的节奏。

紧接着是-24℃的低温舱,寒气像刀子一样割在皮肤上,电池依旧稳稳完成充电,仿佛对极寒毫无畏惧。

最让人屏住呼吸的,是电池包的安全测试。

先是“针刺”——一根钢针直插电芯,现场没有火光,没有爆炸,只有仪器的滴答声。

然后是5米高空跌落,重重砸在地面,尘土飞扬,电池依旧完好。

央视见证极限测试 岚图800V混动时代加速到来-有驾

那一刻,直播间的弹幕刷满了“稳了”“这才是安全感”。

岚图为什么要这么拼?

原因很简单——新能源车的痛点一直是续航焦虑和补能不便。

有人开长途,地图上找充电桩像找宝藏;有人冬天出门,电量掉得比手机还快。

央视见证极限测试 岚图800V混动时代加速到来-有驾

岚海智混技术就是冲着这些痛点去的:800V碳化硅高压系统、大容量电池、5C超充,纯电续航360-410公里,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

对很多人来说,这意味着一次充电,足够从北京跑到上海,中途只停一次喝杯咖啡。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纸上谈兵。

岚图宣布,这项技术会在年内直接量产,首批搭载的三款车已经排好队:8月29日开启预售的2026款岚图梦想家——全球首款800V智能超混MPV;全球首款纯电续航410公里的混动轿车岚图追光L;以及全新大六座旗舰SUV。

三款车覆盖MPV、轿车、SUV,岚图也因此成为首个全品类搭载800V混动的品牌。

央视见证极限测试 岚图800V混动时代加速到来-有驾

放眼整个行业,这一步的意义不小。

现在混动技术的路线分成两派:比亚迪、长城、吉利等传统车企主打插混(PHEV),理想、问界等新势力则推增程(REEV)。

2024年,增程式混动车型的渗透率才10%左右,市场还远没到饱和。

武汉理工大学的华林教授说,岚海智混是中国混动技术的“第四阶段”——超级混动,快充、长续航、安全性兼顾,未来五年都能保持领先。

央视见证极限测试 岚图800V混动时代加速到来-有驾

对比来看,比亚迪的DM-i技术靠混动专用发动机和多档DHT变速箱,把油耗压到3.8L/100km,热效率43%,成为插混的标杆;吉利的雷神EM-i用双电机串并联方案,支持多种驱动模式,油耗比燃油车低30%-50%。

而岚海智混的杀手锏,是把800V高压系统和混动结合,让充电速度和续航同时跃升。

我在想,这种技术的落地,其实不仅是工程师的胜利,也是用户心态的转折点。

过去买新能源车的人,总要在续航和补能上做心理建设——“反正我平时就上下班”“长途我就租车”。

但如果12分钟就能补进一大半电,冬天不掉链子,夏天不怕过热,长途也能放心跑,那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差距,就真的只剩下习惯问题了。

央视见证极限测试 岚图800V混动时代加速到来-有驾

当然,技术领先不等于市场稳赢。

价格、服务、品牌口碑,这些都是决定销量的关键。

比亚迪能在插混市场一家独大,不只是因为技术,还有渠道和规模优势。

岚图要想在800V混动领域站稳脚跟,还得看后续的定价策略和用户体验。

央视见证极限测试 岚图800V混动时代加速到来-有驾

毕竟,消费者的热情来得快,转身也快。

但无论如何,8月22日的这场发布会,已经在行业里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

央视的直播让更多人看到了岚图的底气,也让800V混动这个词从技术圈走进了大众视野。

接下来,就看8月29日梦想家的预售能不能打个漂亮的开局了。

我有点期待,也有点好奇——等到今年底,这三款车都上市,路上会不会多出一批“充电12分钟,续航1400公里”的新面孔?

那时候,也许我们聊新能源车,就不再是“能不能跑远”,而是“去哪儿跑一趟更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