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稳步扩展海外,比亚迪加速布局,长城巩固皮卡出口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车企讲出了新的“全球故事”。奇瑞、赛力斯争相提交港股上市申请;比亚迪出口量窜升并在巴西工厂实现首车下线;长城稳居中国皮卡出口第一;小鹏首批右舵车启程东南亚;零跑牵手Stellantis,挺进欧洲。最新数据,出口总量突破308.3万辆,增速远超全球,正是中国造车人填补传统巨头收缩战线后的全球空白。

奇瑞稳步扩展海外,比亚迪加速布局,长城巩固皮卡出口-有驾

仔细拆解,不难发现:如今中国车企已不仅仅满足于“卖多少辆”,而是资本、产能和渠道共同出海,全球布局进入深水区。建厂、合资、强化供应链、出海IPO……这些成了各家竞争力的新必修课。盘点今年上半年的代表性企业,你能清晰看到中国车企出海的共性轨迹和各自独特打法。

奇瑞还是出口“一哥”,上半年54.8万辆,占据中国整车出口的近五分之一。它没有冒进,而是十多年扎实做“本地化”:新兴市场推自主品牌、成熟市场搞合资渗透、全球千余经销点落地,瑞虎7蝉联单一车型出口冠军。最新战略是加快本地制造——马来西亚设立10万辆产能的智能工厂。如果成功港股上市,奇瑞计划用新融资扩大全球销售网络、研发本地适配车型和建设更多海外工厂——一副“稳中带快”,投射到全球五大洲。

比亚迪则高举高打,继国内新能源市占第一后,欧洲、拉美齐头并进。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130%,达到47万辆。在欧洲,比亚迪纯电车已在4月首次超越特斯拉,匈牙利总部和新研发中心落地。西班牙市场月销量是特斯拉三倍;5月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产品矩阵从轿车到皮卡“满配”出海;工厂布局也从泰国扩展到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全球配套体系和产能爬坡,为其继续扩大市场铺下基础。

奇瑞稳步扩展海外,比亚迪加速布局,长城巩固皮卡出口-有驾

长城一边卖皮卡一边“低调全球化”:老牌出口主力,依旧是中国皮卡出口最多的。1-6月海外卖出3万辆,遍布六大洲60国。高端混动和新能源产品也逐步推向海外,澳洲、南美频频上市,全球经销网络扎实扩展,为长久战打下根基。

吉利强调多品牌出海与新能源并举,上半年海外出口量18.4万辆,新能源占据主导地位。高端极氪布局40国、在港澳市场深耕充电网络;吉利EX5在澳洲20天进入销量榜TOP9,一年开业三十家展厅,未来三年澳新经销商计划扩至百家。新兴市场如巴拿马、阿联酋再刷中国车榜单记录。更关键的本地制造体系在埃及、印尼铺开,以更大自主度建起“海外根据地”。

奇瑞稳步扩展海外,比亚迪加速布局,长城巩固皮卡出口-有驾

小鹏处于“出海最敏捷”的新势力行列。东南亚首批右舵版X9出口,印尼第一家本地合资厂完成首车交付,并计划年底前推广至印尼70%核心城市。小鹏逐步渗透波兰、瑞士、捷克等欧洲中东欧市场,和当地头部经销集团达成代理合作。目标清晰:三年内将70%以上服务网络拓展到国际,海外销量在中国新能源品牌里进入前三。

奇瑞稳步扩展海外,比亚迪加速布局,长城巩固皮卡出口-有驾

零跑的打法是“借梯登高”。与Stellantis成立合资公司,快速打开德国市场,短短两月跻身“德国中国品牌前三”,布局超百销售点。马来西亚组装厂合作在即,快速本地化生产。增程版C10、新能源微型车T03精准满足欧洲新需,东南亚的右舵版本则直击新兴中产家庭。不到两年已铺开550家海外网点,全球战略初见成效。

奇瑞稳步扩展海外,比亚迪加速布局,长城巩固皮卡出口-有驾

赛力斯则更重“灵活本地化+多元合作”。在印尼自建高度柔性的全工艺工厂,布局东盟;中东靠轻量化切入高端消费区块;非洲携手埃及集团试探新能源市场。新的香港上市计划为其募集资金扩充技术与海外渠道,推动品牌突破。

奇瑞稳步扩展海外,比亚迪加速布局,长城巩固皮卡出口-有驾

总结来看,中国车企2025年已从最初“卖车出海”的初级阶段,快速进入“资金、产能、品牌、本地生态”全链条深耕。每家打法不一,但都在围绕市场主权、技术本地化和网络建设“三驾马车”狂奔。建厂、并购、合资、品牌切分、适配研发、资本运作、服务落地并举,力求在世界变局中站稳脚跟。“中国汽车+”模式,不再只是出口一个产品,而是在全球梳理起自己的产业系统和生态。

奇瑞稳步扩展海外,比亚迪加速布局,长城巩固皮卡出口-有驾

车企全球化,其实是中国工业全球分工博弈的缩影。未来几年,这股动力会不会遇到新的周期天花板?本地化的难题与地缘壁垒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难关?时代留给每个中国车企的答卷,都得靠自身在全球棋盘上抢分。但无论如何,2025年上半年,已经展示了中国车企不再“畏畏缩缩”的新姿态,也用实力打开了新一轮全球化的新篇章。

奇瑞稳步扩展海外,比亚迪加速布局,长城巩固皮卡出口-有驾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