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在蔚来全新ES8的媒体见面会上不小心扔了一颗炸弹:“有的车企前一年还挣了200亿,今年就亏损巨大,这种事在汽车行业比比皆是。”
这话一出,不少网友开始键盘开火:“这话说得是其他车企,但李斌你自己蔚来从来没有盈利过,怎么好意思嘴巴这么硬?”
也有网友站出来替他辩解:“李总的意思是,车企的盈亏变化非常快,蔚来是有信心在未来实现盈利的。”
听起来,李斌这番话像极了他在给蔚来的一颗定心丸,但背后到底有多大信心,恐怕还是个谜。
先来点干货:蔚来自2018年上市以来,依旧没有实现盈利。
尽管收入增长,但亏损额常年压在账面上,毛利率也低得让人咋舌。
2023年和2024年,蔚来分别创造了657.3亿元和大约700亿元的收入,增长了18.2%,可毛利率却只有12.3%。
大家看,收入是增加了,但问你盈利呢?
依旧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
那李斌的“自信”,听着倒像是一种安慰自己和投资者的手段。
但话说回来,李斌的“自信”并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蔚来不仅有像ES8这样的热门新车,还有对未来市场的预期。
如果放眼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得像是一场“过山车”,而这种快速的盈亏变化,对任何车企来说,都不足为奇。
别忘了,特斯拉的市值和技术,但也是曾经历过不断的亏损和波动,不是一路顺风。
然而,尽管李斌的这番话或许真心有理,但站在外界角度来看,蔚来的情况就是个“笑话”。
你要知道,蔚来至今未能盈利,而李斌竟然能口气这么大谈行业的亏损与盈利,实在是有点说服力不足。
毕竟,曾经的蔚来可是那个说要给传统车企“颠覆”过去的“新星”,如今却沦为连续亏损的常客。
这不仅让外界觉得李斌的话里有点“空谈”成分,更让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蔚来未来的信心大打折扣。
而且说实话,蔚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技术创新上的瓶颈。
虽然在电池、电动平台和智能化方面有了一些成果,但在自动驾驶技术和电池效率等核心领域,蔚来依然远远落后于特斯拉。
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特别是蔚来推出的高端车型,定价较高,让不少消费者对于性价比产生了疑问。
你可以想象,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蔚来能在技术和价格上双双压倒对手的概率有多低。
有人会说,蔚来再困难,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还在进行中,总会有突破的一天。
可问题是,突破得有多快呢?
毕竟,消费者的口袋可不会等你。
再者,蔚来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也并没有像它宣传的那样稳步增长。
事实上,在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几乎是唯一一个成功的故事,蔚来一直还在做着“争取未来”的梦。
但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蔚来的“自信”能否兑现?
毕竟,蔚来的营销不仅仅是技术的营销,更多的是情怀营销。
蔚来和李斌希望大家看到的是未来的汽车,看到的是科技和创新的未来,而不是今天的亏损和挑战。
但问题来了,情怀能支撑几个月的亏损吗?
它能买单吗?
能让投资者信心倍增吗?
蔚来想要“飞跃”这个深渊,可能得依赖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自信。
它还需要在成本控制、运营模式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找到一个更有效的突破口。
否则,虽然李斌一如既往地自信,但这股“勇气”能支撑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回头看看这场“风波”,李斌的言论既有自己的自信,也有一丝不得不面对的无奈。
蔚来,曾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明星”,如今却需要在一场又一场的亏损和技术挑战中找寻自己的路。
如果李斌和蔚来真想证明自己,那就别再靠嘴巴上的“自信”撑场面,而是要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盈利数据,证明这一切并不只是空口白话。
毕竟,最终说话的是市场,而不是再怎么振奋人心的演讲。
所以,大家怎么看李斌这番话呢?
他真的是充满了信心,还是只是在“喊口号”?
你认为蔚来能走出困境,还是会继续“摸爬滚打”?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看法,我们一起见证蔚来到底能否迎来曙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