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仰望可增程,腾势为何不做?真相揭秘

你有没有想过,一家车企明明手握顶尖技术,却偏偏在某个关键产品线上“自我设限”?就像比亚迪能给仰望U8装上增程系统,让百万级豪车也能“没电也能跑”,可定位高端、本该更懂用户的腾势,却坚持纯电路线,宁可眼睁睁看着订单被理想、问界抢走——这到底是战略清醒,还是战术失误?

这事听起来有点反逻辑。毕竟,增程式电动车这几年风头正劲,理想靠它起家,华为问界靠它出圈,连传统豪华品牌都在悄悄布局。消费者图的就是一个“没有续航焦虑”。按理说,腾势作为比亚迪和奔驰的合资品牌,背靠技术大山,要资源有资源,要品牌有品牌,为什么不顺势推出增程版车型,抢一波市场红利?

但行业里一位接近腾势研发团队的人士透露:腾势不是不能做增程,而是主动选择不做。

比亚迪仰望可增程,腾势为何不做?真相揭秘-有驾

这话乍一听像“凡尔赛”,细想却有它的底层逻辑。比亚迪的增程技术确实成熟,仰望U8用的那套“增程+四电机+云辇”组合,堪称机械与电控的巅峰之作。但你要知道,仰望的使命是“炫技”——它要证明中国品牌也能造出比肩甚至超越顶级越野车的硬核产品。增程在这里,是为极致性能服务的“工具”,而不是解决续航焦虑的“妥协方案”。

而腾势不同。它的定位是“新豪华”,主打精致家庭、都市精英,核心诉求是舒适、静谧、智能化体验。如果这时候引入增程,发动机介入带来的噪音、震动、油耗波动,反而会破坏它精心构建的“电感豪华”氛围。你可以把腾势理解为一个坚持“纯电信仰”的品牌——它不想让用户在“电车”和“油车”之间反复横跳,它要的是彻底的电动生活方式。

这其实是个很微妙的品牌哲学问题。比亚迪允许仰望做增程,是因为仰望的目标用户压根不在乎“是不是纯电”,他们要的是“无所不能”。但腾势的用户,往往是那些已经体验过电车便利、不想再回油车时代的人。对他们来说,增程不是“退路”,而是“倒退”。

比亚迪仰望可增程,腾势为何不做?真相揭秘-有驾

也有反面声音:市场数据不会骗人。2024年,增程式车型在30万以上高端SUV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45%,理想L系列、问界M9卖得火热。腾势D9月销破万,但增速明显放缓,部分经销商反馈:“客户常问有没有增程版,听说没有,就去看理想了。”

所以问题来了:坚持纯电,是品牌调性的坚守,还是对市场需求的傲慢?

换个角度看,比亚迪的技术储备足以支撑腾势随时切入增程赛道。但它迟迟不动,或许是在等一个“更完美的方案”。比如,固态电池若在2026年实现量产,续航2000公里、充电10分钟,那现在为了短期销量妥协做增程,反而会稀释品牌价值。腾势可能正在赌一个更远的未来——电动化不是过渡,而是终点。

这让我想起朋友买车的故事。他原本在腾势N7和理想L7之间犹豫,最后选了理想,理由是:“我爸妈从北方过来,走高速,我不敢赌充电桩。”你看,技术再先进,也抵不过一次真实出行的焦虑。

比亚迪仰望可增程,腾势为何不做?真相揭秘-有驾

所以,腾势不做增程,不是技术问题,是选择问题。它选择相信充电网络会越来越密,电池技术会持续突破,用户会越来越习惯纯电生活。而仰望做增程,是为了打破极限,证明“中国技术无所不能”。

两个品牌,两种路径,一个向上突破天花板,一个向下坚守价值观。你说谁对谁错?也许五年后回头看,我们会发现:真正决定一个品牌高度的,不是它能做什么,而是它选择不做什么。

比亚迪仰望可增程,腾势为何不做?真相揭秘-有驾

那么问题留给读者:如果你是腾势的决策者,你会为了眼前销量,推出一款“妥协的增程版”,还是继续等待那个“完美的纯电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