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日产在中国市场风头正劲,展现了日系车企的强大实力。2018年是它的巅峰时期,全年销量突破156万辆,逍客、奇骏、天籁等经典车型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可谓“拳拳到肉”,想要月销破万,都不费吹灰之力。那时候的日产,被誉为日系车“三剑客”中的实力派。
但时过境迁,昔日风光已不复存在。步入2024年,日产的在华销量跌至70万辆以下,逍客、奇骏、天籁这三款主力车型的销量较巅峰时期几乎少了一半。新能源转型步伐慢、产品更新滞后让这个曾经的行业标杆显得有些疲态。如今,日产亟需一款“杀手锏”车型,为自己扭转市场颓势。
提到楼兰,这款车的故事更让人唏嘘不已。当年楼兰是日产进军中型SUV市场的旗舰车型,自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时便以高端路线示人,售价高达48.88万元,目标直指奥迪Q5。彼时的楼兰堪称“日系豪华SUV”代表,一时风头无两。
可惜,凭花爱花终成憾。高昂的售价与品牌影响力不足让楼兰很快从高位跌落。尽管后续逐渐调低价格至23.88万元,并将发动机从3.5L V6换成2.5L自然吸气,但销量始终难有起色。低迷时,甚至月销个位数,最终因市场竞争边缘化,于2021年默默停产,这款车成了许多消费者心中的遗憾。
如今,面临市场困境的日产急需一款强劲的中型SUV扭转局面,于是楼兰这个沉寂已久的名字再次回归。新一代楼兰带着彻底的变革重磅出场,它有望成为日产重振旗鼓的一张王牌。至于能否再现曾经的辉煌,甚至冲击月销万辆的目标,这不仅关乎楼兰自身的突破,更关乎日产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走势。
从外观来看,全新楼兰进行了彻底革新,甩开了旧款沉闷的设计,整体风格显得时尚多元。前脸采用流行的分体式大灯设计,上方灯组与横向饰条形成贯穿效果,下方的日间行车灯则由五条不等长的灯带构成,辨识度高、更添科技感。标志性的V-Motion中网依然保留,但线条更尖锐,搭配层次感丰富的下方进气口,整体气质既优雅又带点新能源车的未来范儿。
车侧设计也更加动感有型,悬浮式车顶搭配双拼色车身,为整车增添了层次感与高级感。顶配车型配备20英寸大轮毂,比老款车型更为气派。车尾则采用一体式光带尾灯设计,点亮后效果极为喜人,细节处理与数字化大灯相得益彰。
车身尺寸上,新楼兰长达4908毫米,宽1981毫米,高1724毫米,轴距为2824毫米。相比上一代车型,长宽高均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宽度与高度上进步明显,让整车看起来更修长、低趴。不过,与竞争对手汉兰达(车长4965毫米,轴距2850毫米)相比,新楼兰的车长和轴距仍略逊一筹,但作为一款大五座SUV,它的空间表现依然绰绰有余。
进入车内,新楼兰的内饰令人眼前一亮。双12.3英寸联屏成为标配,并带有遮光罩设计以减少反光干扰,车机支持无线CarPlay和安卓Auto连接,显示效果清晰,操作流畅。此外,空调区域采用触控式操作,与日产的Ariya艾睿雅风格相似;平底两幅式方向盘设计更加年轻。最令人惊喜的是换挡方式从传统换挡杆演变为按键式,简洁清爽的中控台配合无线充电功能,让内饰整体充满科技感,甚至与新能源车的风格不相上下。
在配置方面,每个版本都针对舒适性和智能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根据海外版本信息,入门版SV配备了日产标志性的“零重力座椅”、座椅加热功能、电动尾门等;中配SL则进一步升级了方向盘加热、主副驾座椅多向电动调节、全景天窗、BOSE音响系统以及360度全景影像;顶配Platinum更是豪华加码,增加座椅通风和按摩、感应式尾门、HUD抬头显示等高端配置。
动力方面,这是此次升级的核心亮点之一。老款的CVT被彻底淘汰,新楼兰换装了与英菲尼迪QX60同源的2.0T VC-Turbo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244马力,峰值扭矩达到353牛·米(部分资料显示为380牛·米),并搭配9速自动变速箱以及高配车型的四驱系统。这一组合不仅动力响应更快,驾驶手感也会更加出色,日常出行或偶尔涉足轻度越野都能信心满满。
价格方面,海外媒体透露全新楼兰的售价为4047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万元,比旧款上涨了1730美元(约1.27万元)。至于国内何时上市,目前日产官方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但考虑到东风日产在中型SUV市场的空白,以及楼兰此前的市场基础,引入国内的概率很大。国内版预计售价会集中在21万起步,与汉兰达、锐界等竞品齐平。
那么问题来了:全新楼兰能否实现月销破万的目标?从产品力来看,它确实有了全面的提升,设计、配置、动力都迎合了当下消费者的喜好。特别是2.0T+9AT的组合以及“零重力座椅”等亮点配置,展现了不俗的诚意。
但最终能否赢得市场,还是取决于售价定得是否合理。若全新楼兰起步价维持在20-23万元区间,与汉兰达等主流车型价格接近,则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总结来看,如果你预算在23万左右,追求空间大、舒适性强且动力表现优越,全新楼兰值得期待。但若你更看重品牌认可度、油耗表现和保值率,汉兰达可能依然是更稳妥的选择。
这一次楼兰不再是那个“高端偏科”的选手,它补足了过去的短板,颜值、动力、科技感全面提升,延续了舒适空间的优势。至于它能否成为日产的销量主力,实现月销破万的目标,我们只能等待它正式登场后,用市场表现来揭晓答案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