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比亚迪法务部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网络用户"葡萄碎碎冰"因在社交平台散布与比亚迪相关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这一案例的落地,不仅是对黑公关乱象的当头棒喝,更彰显了比亚迪以法律武器维护品牌声誉、捍卫行业秩序的坚定决心。
自主品牌崛起不易,黑公关"其心可诛
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追随到自主创新,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跋涉。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凭借技术突破与市场深耕,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某些群体却利用网络匿名性,通过捏造谣言、恶意抹黑等手段攻击自主品牌。此类黑公关行为,不仅损害企业形象,更意图动摇消费者对国产技术的信心,阻碍中国制造向高端化迈进。比亚迪此次雷霆出击,既是为自身正名,更是为中国品牌的集体尊严发声。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违法者必遭严惩
"葡萄碎碎冰"被行政拘留的案例,为所有网络参与者敲响警钟。互联网虽是自由表达的空间,但绝非肆意造谣的避风港。《网络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明确规定,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商誉需承担法律责任。比亚迪的果断行动印证:任何企图利用网络灰色地带"博流量""带节奏"的行为,终将付出法律代价。
常态化法律维权,筑牢品牌护城河
面对黑公关,比亚迪展现出"零容忍"态度与系统性应对策略。其一,法务部门强调,企业始终尊重社会监督,但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坚决抵制恶意造谣;其二,自2021年起,比亚迪设立最高100万元的举报悬赏,2022年更将金额提升至500万元并长期有效,以真金白银激励公众参与共治;其三,通过"清朗行动"与"新闻打假办公室"等专项机制,形成"线索征集-证据查证-法律追责"的全链条反黑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既是对违法者的震慑,也为行业树立了依法维权的标杆。
比亚迪重申:坚决依法追究蓄意抹黑行为,举报最高奖励500万元长期有效。举报线索请投递至@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邮箱:xwdj.office@byd.com)。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