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车船税新政将燃油车按排量划分为7个梯度,每个梯度的税额差距拉得前所未有地清晰。1.0升及以下排量的车型,年税额从原来的300元左右降至180元,相当于省下了一箱油钱;1.0-1.6升排量的家用车,年税额从420元降至360元,降幅14%,普通家庭每年能多攒出一次洗车费。而1.6-2.0升排量的“国民车”(如轩逸、朗逸等),税额维持在480元不变,成了政策中的“稳定派”。
大排量车主就没这么轻松了。2.0-2.5升排量的SUV和轿车,年税额从660元涨至900元,涨幅36%,相当于每年多交一个月停车费;2.5-3.0升的豪华车型,税额从1200元跳涨到1800元,涨幅50%,车主每年多掏600元,能加满两箱95号汽油;3.0升以上的“油老虎”更是重灾区,4.0升以上车型年税额从3600元涨至4500元,每年多交900元,抵得上一套高端车饰的价格。
有北京车主晒出缴费单:去年车船税700多元,今年接近1000元;而上海一位1.0升微型车车主则欣喜发现,税额从360元减到180元,“省下的钱够吃两顿火锅”。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体验,正是新政“奖小罚大”思路的直接体现。
地域差异惊人:同样的车,不同地方价差竟达3000元
车船税作为地方税种,各省份拥有自主调整权,导致同一排量的车在不同地区缴费金额天差地别。以2.5-3.0升排量车型为例,在广东年税额为1800元,而辽宁高达4500元,差价2700元,相当于一部中端手机的价格。
小排量车也存在“同车不同价”。1.0升及以下车型在云南年税额仅60元,上海却按车价1.5%征收,一辆10万元的1.0L小车需交1500元,两地差距达24倍。北京则采用“基准税额+减征”模式,1.6升以下车型减征后实缴350元,4.0升以上车型高达4400元,成为全国税负高点之一。
跨省用车的车主需特别注意:车船税按车辆登记地标准缴纳,与使用地无关。例如在广东登记的车,长期在辽宁行驶,仍按广东标准缴费。若逾期缴纳,每天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欠税1200元拖一个月需多交18元。
纯电动汽车继续享受免征车船税政策,且优惠持续至2027年底,这给电动车车主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插电混动车型的“福利”正在收紧,2026年1月1日起,免税门槛从等效全电续航43公里提升至100公里。
新政落地半个月,消费行为已悄然转向。
豪华车4S店销售透露,10月以来3.0升以上车型订单同比下降40%,不少消费者抢在9月底前“突击购车”。二手车市场更是迅速反应:55km续航插混车收购价下跌5%-8%,大排量燃油车均价下探10%。
相反,长续航插混车成为香饽饽。北京某经销商数据显示,100公里以上续航版本的咨询量暴涨3倍,许多原本计划购买低续航车型的客户临时改单。车企也火速调整策略:比亚迪紧急申报秦PLUS DM-i 120公里版本,计划削减55公里版本产能;大众、丰田则加速推出1.5T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试图以“降排量”保住市场。
车主应对策略:三招避免多花冤枉钱
面对新政,老车主和准车主开始精打细算。首先,购车决策需重新计算长期成本:若原计划购买2.5L以上大排量车,可转向1.6-2.0L燃油车或新能源车。例如一辆15万元纯电动车,10年省下的4800元车船税加上油电差价,总成本比同价位燃油车低7万元以上。
缴费方式更加便捷。
车主可通过支付宝“市民中心”、微信“城市服务”或电子税务局在线缴纳,3分钟内完成操作,无需再跑税务局。但需注意车辆过户或报废时的退税规则:年中卖车可申请退还剩余月份税款,需携带报废证明或交易凭证办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