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减重太关键了!N9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新能源车减重太关键了!N9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说实话,现在这帮新能源车,真得好好琢磨一下怎么“瘦身”。你看那N9,车是不错,配置也高,可一上秤就露馅了,重得离谱。这重量直接把续航给拖垮了,本来标着能跑600公里,实际开起来400都费劲,尤其冬天开暖风,掉电跟流水似的。用户图啥?不就是图个省电、跑得远嘛,结果背了个大铁疙瘩在路上晃,谁受得了?销量上不去,还真不能全怪市场。

新能源车减重太关键了!N9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有驾

说到底,电池这块儿是硬伤。现在主流还是磷酸铁锂,便宜是便宜,安全也还行,但能量密度摆在那儿,想多装电就得堆数量,电池包越做越大,车自然就越来越沉。你想想,同样电量的车,三元锂可能轻个一百多公斤,这一百多公斤可不是白来的,每多一公斤,电机就得更卖力,电耗就更高,恶性循环。所以不是车企不想做轻,是材料技术卡脖子。

不过明年情况可能会好点。听说不少厂子要上大压铸一体化技术,简单讲就是把原本几十上百个零件焊在一起的车身结构,直接用巨型模具一次压出来。这玩意儿不光能省下大量焊接时间,关键是能减重,结构还更结实。特斯拉早就玩明白了,国内这帮新势力再不上道就真落后了。一体成型之后,车身骨架轻了,哪怕电池重一点,整体也能平衡回来。

更大的希望还得看固态电池。虽然现在还在实验室和小规模试产阶段,但真要普及了,那才是颠覆性的。能量密度翻倍不说,体积还能缩小,重量直接砍下去一大截。到时候电动车可能就跟现在燃油车差不多重了,续航直接干到一千公里以上都不是梦。但现在嘛,还得忍着,别指望太快。

话说回来,减重归减重,安全可一点都不能含糊。有些厂商为了追续航,把车身钢材换成铝合金,甚至上碳纤维,看着是轻了,可一旦撞起来,吸能效果咋样?维修成本又得多高?不能为了省几度电就把乘客安全当儿戏。你看那些碰撞测试,该拿五星的就得拿,不能打擦边球。电池包防护更是重中之重,穿刺、挤压、泡水,哪一项不过关都是要命的事。

其实用户心里都明白,电动车发展才这么几年,问题肯定有。大家愿意买单,是相信它代表未来。但车企也不能仗着风口就偷工减料,该扎实的地方必须扎实。减重是趋势,但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搞技术创新,而不是靠削减用料来“减肥”。不然就算跑得再远,也没人敢坐。

技术迭代永远是个过程,从油车到电车,本身就是一场大换血。现在遇到的这些问题,像续航虚标、车身过重、充电慢,都会随着材料进步和工艺升级慢慢解决。我们不用急着否定,也不用盲目吹捧,就盯着哪家真正在研发上下功夫,而不是光会讲故事画饼。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公开技术访谈记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