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和COLMO的“人车家”大梦:表面科技修仙,里子草台班子

最近有个新闻,搞家电的COLMO,和搞车的蔚来,在广州开了个店。

一个店里,既能看车,又能看洗衣机。

官方说法叫“人车家互联智感体验馆”,听起来就特别高大上,感觉下一步就要飞升了。

但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俩是不是都疯了?或者说,不装了,摊牌了,日子过不下去了,必须得整点花里胡哨的来续命。

讲真,这事儿吧,你不能从商业逻辑或者技术创新的角度去看,你得从玄学的角度去看。

当下的市场是什么?不是大家排排坐吃果果,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汽车圈已经杀成了一片血海,价格战打得底裤都不要了,技术名词卷得比新华字典还厚。

家电圈也一样,以前大家比谁的冰箱门多,现在开始比谁的冰箱屏幕大,谁的洗衣机更懂AI。

然后呢?然后用户麻了。

你今天发布个800V,明天他就搞个900V;你今天搞个大模型上车,明天他就说自己能跟观音菩萨聊天。

卷到最后,大家发现,在单一赛道里,已经卷不出花来了。

最好的竞争手段是什么?不是把对手的蛋糕抢过来。

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

蔚来和COLMO这个操作,就是典型的掀桌子。

他们干的不是跨界合作,他们是在联手施法,试图开辟一个全新的,凡人看不懂的战场,一个用钱和信仰堆出来的“结界”。

在这个结界里,规则是他们定的,用户是他们的信徒,逻辑是不存在的。

你想想这个场景。

一个典型的蔚来车主,或者一个典型的COLMO用户,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是对“生活方式”这个词有执念。

他们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或者一个白色家电,他们买的是一个故事,一个标签,一个能证明“我很懂,我很有品位”的道具。

蔚来和COLMO的“人车家”大梦:表面科技修仙,里子草台班子-有驾

所以,把车和家连起来,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功能需求,是一个精神需求。

这是一种仪式感。

当我开着我的蔚来ES8,在离家还有五公里的地方,手机都不用掏,车里喊一声NOMI,家里的COL博基尼,哦不,COLMO空调就自动打开,热水器开始烧水,窗帘缓缓拉开,音响里放起巴赫。

蔚来和COLMO的“人车家”大梦:表面科技修仙,里子草台班子-有驾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帝王的感觉。

现代科技法师的感觉。

这种感觉,值多少钱?不好说,但肯定比那几度电费要贵得多。

这套逻辑,和技术没半毛钱关系。

真的。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也用过不少所谓的智能家居,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所有试图用技术解决懒人需求的想法,最后都会被现实打得鼻青脸肿。

你以为的智能是“心随意动”,现实中的智能是“App闪退,设备离线,密码忘记,路由器重启”。

这恒纪元还没到呢,就直接乱纪元了。

所以“车家互联”这个技术的关键点在哪?

不在于连接稳不稳定,不在于协议通不通用。

而在于,它能不能给你提供一个完美的、可以发朋友圈炫耀的素材。

“你看,我的车能控制我的家,6不6?”

这条朋友圈的点赞数,才是这个功能唯一的KPI。

至于你回家以后,发现空调开的是制热,热水器烧到了90度,窗帘只拉开了一半,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那个瞬间,你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蔚来最值钱的是NOMI和服务,COLMO最值身的是那个让你感觉自己是精英的调性。

他们卖的都不是物理层面的东西,是精神鸦片。

所以这次合作,本质上是两个“精神导师”联手,准备搞个更大的“道场”,把双方的信徒都圈进来,互相转化,提纯结晶。

与其说是“人车家互联”,不如说是“人傻钱多速来”。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蔚来和COLMO比作修仙门派,可能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是真刀真枪,这俩顶多算是搞付费念经。

他们构建的那个场景,也特别有意思。

“当用户商务应酬完驾驶蔚来车辆进入回家地理围栏范围时,系统会智能启动回家场景”。

这个场景的精髓在于“商务应酬”四个字。

精准,太精准了。

它完美地戳中了一类人群的G点:一个在外面叱咤风云的精英,身心俱疲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开着一辆懂他的车,回到一个懂他的家。

这个过程,必须是无缝的、自动的、充满B格的。

每一个环节,都在按摩他的灵魂。

但是,现实世界是啥样的?

真正的现实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蔚来和COLMO的“人车家”大梦:表面科技修仙,里子草台班子-有驾

同理,“车家互联”的真正考验,也不是在广州番禺那个一尘不染的体验馆里。

而是在一个下着暴雨的周一晚上,你堵在路上,手机没电了,车机网络卡了,你离家还有500米,那个所谓的“地理围栏”就是死活不触发。

你回到家,家里漆黑一片,冷得像冰窖,你老婆问你“你不是说车能开空调吗?”,你只能尴尬地笑笑说“今天那个云,可能有点便秘”。

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生活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充满了意外、bug和手忙脚乱。

任何试图用代码去规划生活的东西,都显得特别天真,特别滑稽。

当然,蔚来和COLMO肯定也知道这一点。

但他们不在乎。

因为会买这套东西的人,他们买的就不是一个100%靠谱的解决方案,他们买的是一个“可能性”,一个“未来感”。

就好像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刹车硬,他说这是动能回收;你跟他说做工差,他说这叫不拘小节;你跟他说降价背刺,他说这是为了人类加速进入可持续能源时代。

你跟他讲道理是没用的,因为他跟你不在一个频道。

他信的是马斯克,信的是科技,信的是硅谷的荣光。

所以,蔚来和COLMO这个“店中店”模式,就是要把这种信仰具象化。

让你在一个空间里,同时被两种信仰的光环所笼罩。

你摸着NIO的方向盘,看着COLMO的冰箱,销售在你耳边轻声说:“先生,想象一下,未来已来。”

就问你怕不怕?

你的钱包怕不怕?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在PPT里看起来很小很精致,一旦用你的钱浇灌,就能瞬间膨胀成一个巨大的生活图景。

这个图景里,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驾驭未来;你不是在洗衣服,你是在管理生活。

你,就是世界之王。

这种把戏,屡试不爽。

因为人总需要一点幻想,尤其是在这个操蛋的世界里。

蔚来和COLMO的“人车家”大梦:表面科技修仙,里子草台班子-有驾

所以,这个合作的结局是什么?

是蔚来和COLMO的股价大涨吗?不一定。

是“车家互联”成为行业标配吗?很难。

真正的结果是,它会进一步加剧品牌的分化。

喜欢的人会更喜欢,觉得这简直是神来之笔,是两个有追求的品牌在互相成就。

无感的人会更无感,觉得这俩又在不务正业,瞎几把整活。

这中间不存在灰色地带。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最终决定这件事情成败的,不是技术,不是产品,甚至不是体验。

而是相信的力量。

只要信徒足够多,只要他们愿意为这个故事付费,那这个故事就是真的。

至于我?我作为一个悲观的实用主义者,看着这一切,就觉得特别魔幻。

讲真,这种把不同领域的东西强行缝合在一起的操作,让我想起了“道诡异仙”。

蔚来是“天道”,高高在上,负责输出价值观。

COLMO是“地道”,脚踏实地,负责把生活里的脏活累活给干了。

而用户,就是那个在中间修炼的“心素”,一边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一边被两个巨大的韭菜盒子系统牢牢套住。

你以为你掌控了一切,其实你只是他们商业闭环里,最重要,也最不重要的那一部分。

这很残酷,但这就是商业的本质。

不跟你谈感情,只跟你谈钱。

哦不,现在连钱都不谈了,开始跟你谈“功德”了。

这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