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头一天的事,楼下的李师傅边泡茶边嘀咕:“鄂尔多斯国补又快见底了,过阵子谁还想着能薅点?”呼和浩特东边那个商务局公众号,前日还显示补贴剩余七千多万,听售楼部大黄说几天前还多两千万,节奏就跟抢菜似的,晚一步就啥也没有。
我娘家在金宁,年初堂哥想着换车,特意打听国补的事,那会儿各地群里传消息说内蒙古除了呼市、包头、鄂尔多斯、金宁还能领补贴,其它都全停了。堂哥信群友,硬坚持新车必须在鄂尔多斯买,还专找了能拿“蒙K”牌照的本地车商。大黄讲明是:补贴不是随便给,非要鄂尔多斯本地牌照才认账,外地就别惦记。
这补贴今年说有三个亿,说实话也没几个能碰到、撑到最后。群里阿成自测补贴档次,10万以下能领3000,10万到20万给4000,20万以上极其稀有的5000元,财务阿姨说一律现金发,不像去年折腾礼品卡那种。挺方便,就是涨价后能买到的车少了,比师傅去年秋天问的价还贵。
置换那事也挺绕,今年国家给出的以旧换新、或者报废指定的老车都能申请那档国补,工友小杨刚交完旧车手续,车管所边上好几个车主在排队,个把师傅边喝稀饭边嚷:“以票为准,别看合同日期,落章日过了政策可就没了。”后来邻居老孙说,补贴要比8月8号前新车开票的,这日子卡死了,不管旧车哪天过户。
有意思的是,市场里还有一配件,听销售顺嘴就提了,“鄂尔多斯有少量高配款,带了风暴原装导航,换车用国补买了还得自己去刷。”冷门得很,很多人压根不知这玩意,群里就是爱吹配置的老头直夸。但真用起来耗电量不小,听修理厂甘师傅悄悄嘀咕过,一开导航再开座椅加热,蓄电池冬天容易趴窝——抱怨去年他家那辆翻新老车,半年里灯泡都跑了三回。
还有一事儿,报废手续要撵着时间走,不然你钱都下不来。三舅家的旧车,拖拖拉拉,报废晚了一个星期,最后补贴就只剩一半。听说政策每年改,门槛越来越紧,师傅讲:“都冲着三个亿去,要不早点递材料,后头连汤都舍不得你喝。”车主群里为这个还闹过矛盾,谁家手续晚了,群里就晒票骂娘。
车圈里流传甚广的一八卦,说二手车车贩不少盯着国补政策动静,捣鼓点年份刚够的旧车,专挑最省的线路开着,每遇一个新政策就一拥而上,额度抢光了前头人都捞到了,后面基本啥也不剩。鄂尔多斯的这点补贴,就是年年像过节抢米。
再讲个插曲,前月师傅提了台老英朗,进厂换电瓶,把前后排地毯翻来覆去找漏水那事。新车票正好赶在截止日期边儿上,售后岗的倩姐还给他看了补贴批复短信,师傅还嘴快,“老天保佑,不然又白折腾。”
有空下班路过商务局门口,中午有饭店老板边擦桌子边念:“今年补贴不多,想薅赶紧薅,今年慢了,明年就剩嘴上说说了。”说完还招呼伙计顺路问问报废手续,谁家车老了都舍不得丢,毕竟这一把省下来的钱还够买杯大碗茶。
信源就这么散着,杂七杂八,群里、车行、修理铺,还有马路边的茶摊瞎聊。不管补贴用完没,车都得开,羊肉店的小张领了钱,最后花在座椅换真皮上,师傅调侃:“这补贴不是拿来兑汽油,就是补给脚底下。”三年后车卖二手市场,都不提是靠国补换的,反倒是补贴的那几块旧电瓶能卖两罐奶糖——这才是半截子呼市人真正关心的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