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刷到第一时间,脑袋里就炸了,日产天籁联手华为鸿蒙,这要是让老日系发烧友看到,估计得把“纯正血统”大旗先掀一掀。茶余饭后总有人拿日系和国产新能源“互怼”,车机不够智能,靠着“大沙发”混口碑,这几年新能源都快把智能化玩成梗了,老日系,一直在旁边“坚持自我”。突然,天籁这一波,直接跳到国产最顶级智能座舱,把合资燃油车这块看得人一愣一愣。
车标发光,灯带贯穿,再瞧瞧那前脸,气场变了。不少网友一句“日界”,说得也妙。外观跟老天籁相比,整得挺时髦,细节上还是透着点家族气质。不玩花哨,底子里的发动机没动,依旧是2.0T VC-Turbo,踩下去有劲儿。底盘还是日产那套“稳中求进”,软糯体验,大沙发一坐下去,谁都知道那逼格不是新能源能给的。
这车最明显变化就那套鸿蒙5.0了。说实话,以前日系车机,能用的就是导航、蓝牙,声音识别慢,还总听不明白你说啥,操作像在跟老年机对话。现在直接一步到位,鸿蒙座舱,比手机界面还丝滑,语音助手说啥懂啥,还能手机、手表、Pad一键互联,车机生态感觉都比不少电动车要全。媒体试驾现场直呼像坐进影院,HUAWEI SOUND一开,车里气氛一秒变歌厅。
价格预估一出来,16到18万,直接把不少人拉回现实。这价位上,啥都有了,动力、舒适、智能,一个都不缺。合资B级里,这体验,谁跟它竞争都得掂量掂量。不只是对标新势力纯电,连很多自主品牌都不一定做得这么全,关键是还不用为智能座舱去单买电车,不用在“电动or燃油”里纠结。
背后其实是整个日系的大洗牌,丰田刚刚车机升级,本田一路混动,日产这次下场玩智能化,没自己搞一套,找准了华为这个“外援”,一步到位,把智能化短板直接补上。从底层逻辑看,合资厂面临新能源冲击,不敢慢半拍,还想守住传统燃油阵营口碑,那怎么办,肯定快速跟进智能方案,省钱省力,用户体验还能跟新势力硬刚。
消费者这一代,啥都想要。机械素质要硬,智能体验不能拉胯,能不能两全?这回,日产这一波等于把选项拉满,一辆车,既有传统大沙发、还给你智能座舱,不用为车机“升级”咬牙上新能源车,也不怕老掉牙的日系体验落后时代。实际看看,不少老车主已经在犹豫要不要置换新车了。
华为这边,燃油车市场是新出口。前面年头,鸿蒙座舱都是新势力或者自主品牌在用,外界议论国产车“更懂中国用户”。这次搭东风日产,把智能化直接打进合资阵营,用户群一下拓宽了,智能座舱的应用场景也更多了。合资燃油车也不再是互联网科技的“绝缘体”,这下谁还敢说燃油车土鳖?
智能化跟新能源不是一回事,车企也在琢磨,传统燃油车怎么继续活下去,总不能靠降价打补贴,品质谁都不想丢掉。智能化是个新赛道,老品牌新思路,这条路其实才刚刚开始走。日产跟华为,差异化竞争也好,合作共赢也好,发力点都在“用户体验”,车不只是代步,“坐进新天籁”,那种操作感,交流感,跟手机帮你互联,一步到位,不比电车差多少。
反观新势力,多数车机玩智能,但底盘、舒适性“欠火候”,不少人吐槽“只会搞花哨”。天籁这一波,动力在线,舒适不丢,智能提上来,直接对标新势力高配,还不收你溢价,现实对比,相当扎心。别的合资品牌还在犹豫怎么突围,这一击把局面打开了。
日系粉内心防线确实绷不住了。守了多年油腻“大沙发”,结果一夜之间变身“智能老炮”,有点抢戏。很多网友玩梗,说日产这一波,等于让日系燃油彻底“进化”,情感上既不舍老传统,也被智能吸引。坐进天籁你才发现,时代变了,车不止于机械,智能化的门槛已经被合资车迈过。一路观察汽车圈,其实未来几年,谁能在智能体验上落地,谁有机会夺得话语权,厂商都看得清。
侃到这一步,日系燃油的意义变了,守着自己的机械底子,主动引入智能,不怕失去自我,市场就是要变,谁适应谁赢。最后给老日系粉提个建议,别在网上硬刚了,直接进店试坐,鸿蒙座舱流畅度,音响体验,驾驶手感,都是最好的答案。
这才是真正的车企升级,品牌要变,产品要变,用户体验才是关键。合资燃油车从被吐槽,到成为智能化新阵地,日系跟华为一起走出的这步,值得一群老车迷“破防”之后再重新定义自家车。未来可期,谁敢说燃油车不卷智能?这一波,天籁本色不改,有了新脑子,肯定能赢下更多拥趸。
本文章弘扬正能量,遵循公正报道。如果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烦请留言反馈,会认真核实处理。坚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积极价值观。如需修正,可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码字辛苦,欢迎点赞留言关注,会继续努力,祝大家生活顺遂,天天精彩。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