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潮流,可谓是一股席卷全球的热浪。
大洋彼岸的美国,前段时间也是热闹得不得了,福特、通用、现代这些传统车企,
电动车的销量可是一路飙升,动不动就破纪录,整个市场看起来真是欣欣向荣,热闹非凡。
就在这“烈火烹油”的时期,美国政府忽然来个“断尾求生”,把一项搞了十几年的购车补贴给撤了。
这下可把整个汽车市场搞得乱成一锅粥,前一秒还在庆祝,转眼就有人开始喊“要崩盘了”。
最后的狂欢
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7月到9月),美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表现得真是相当不错,数据给力得很。
福特汽车的电动车销量,与去年同期比起来,直接飙升了30%;而现代汽车的表现也不错,涨了13%。
据考克斯汽车公司的分析师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的电动车销量表现不错,整体涨势明显。
预估这个季度的销量能冲到41万辆,而且比去年同期多了20%以上。
这个局面,谁看了都得感叹一句:美国人民的环保观念已经觉醒,电动车的时代正式到来了。
要是真这么觉得,那可就有点太天真了,这波销量飙升的背后,其实还藏着另一个故事呢。
原来,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政策,到9月30日就正式到期了。
这个政策说,只要买上一辆符合条件的电动车,最高还能拿7500美元的税款减免。
换成人民币的话,超过五万块,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是挺吸引人的一个诱惑。
看着补贴就快没了,许多还在犹豫的买家,赶紧抓紧时间行动起来啦。
把明年的购车打算提前了这一个季度,才造就出这么火爆的销售成绩啊。
就是说,这次的增长啊,很大程度上是提前透支了将来的市场需求。
从“转折点”到“市场崩盘”
消费者嗨得不亦乐乎,反倒是汽车厂商们心里直打鼓。
他们比谁都知道,这场热闹过后,说不定会留下满地的乱七八糟。
福特的掌门人吉姆·法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这可是个关键时刻。”
日产美国公司的CEO克里斯蒂安·默尼耶说的就更直接了。
他一口就用了“崩盘”这个词,形容10月份市场快要崩塌了。
他说,因为之前为了应付火爆的销售行情,经销商们都堆积了不少库存。
这会儿补贴一打住,需求立刻出现了断崖式的跳水,市场上的角逐会变得相当激烈。
为了清理库存,打价格战几乎是没得商量的事。
甚至有好几家厂商都公开说了,要在美国多生产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燃油车,主要是为应对电动车市场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这些大佬们之所以看得这么紧,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电动汽车的价格还是比同档次的燃油车贵了不少。
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这两者之间的价差大概在8000到9000美元左右。
之前有7500美元的补贴撑着,消费者也就咬咬牙坚持下去了。
补贴一撤,两百多万的差价得由消费者自己掏腰包,难得他们不得重新权衡一番吗?
特朗普的“电动车强制终止令”
这套搅得整个美国车市都动荡不安的补贴政策,其实早就有了渊源。
早在2008年,美国国会就批准了这项措施,经过了几番曲折,到2022年拜登当政时期还把它给延续了下来。
今年7月,现任总统特朗普搞了一波减税和缩减政府预算的法案。
把这笔补贴的截止日期明确安排在了9月30日。
这个决定其实是特朗普在竞选时的承诺兑现,他也多次公开说过,
其实,他的目标就是要取消前任拜登推行的那套所谓的“电动汽车强制政策”。
他说,政府不应该用咱们纳税人的钱大肆补贴某个行业,应该让市场自己来决定。
除了撤销补贴之外,特朗普政府还干了一些别的事,比如对进口电池以及相关原料加了关税。
这或许会在实质上抑制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
政策一下子变了,让那些早早投钱建电池厂和生产线的车企都觉得有点措手不及。
福特的CEO法利就埋怨说,本来他们是按一个可预测的四年政策来安排投资的。
政策一变,他们得重新考虑电池厂的生产能力和布局,这公司压力山大,弄得焦头烂额。
车企的自救
在突如其来的市场寒潮下,各大汽车厂商都纷纷动作起来,开启了“自救”大门。
既然政府不出钱了,那只好自己掏银子吸引买家,行动最快的还是现代汽车。
补贴一停,现代马上跟进,直接拿出7500美元现金优惠,专门针对他们的2025款艾尼氪5。
这招真挺果断的,就像自己把政府的补助再给补上似的,目的就是稳住销量,防止掉队。
通用汽车和福特想到别的办法啦,据路透社说,他们打算在接下来几个月里,
把这7500美元的优惠合并到汽车租赁的条款里去。
就是说,消费者要是选择租车而不是买车,也还能偷偷享受到这部分优惠。
即使如此,按照考克斯汽车公司最新的调查,咱们美国的汽车经销商们对未来电动车的销售情况可是挺有信心的。
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了。
大家都挺担心的,没补贴的话,那些价格高高在上的电动车可能会落到自己手里,挺令人担心的。
美国“失速”与中欧“飞驰”
当咱们把注意力从美国稍稍转开,望向整个世界,便会发现一个挺有趣的事情。
在电动汽车广泛使用这块儿上,美国明显不像中国和欧洲那样跑得快。
咱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这几个月里,新能源车(纯电动加插电混动)出了不少新动向。
咱们国家的新能源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超出了40%,也就是说,卖出10辆车,里面有超过4辆是新能源的。
在欧洲,这个比例差不多也达到20%,而且还在不断上升。
据行业预测,到了2028年,欧洲的电动车销售速度会赶超传统燃油车,可能就在那一年实现。
回头看看美国,即使在补贴还在最后疯狂的九月,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才刚刚突破了10%的关卡。
有些分析机构甚至有点悲观看法,觉得按照现在这个节奏,美國要把电动车普及到五成,还得再等等。
大概得等到2039年,这比之前的预估整整晚了五年。
总结
这次美国电动车市场可真算是经历了一把“过山车”般的波折,不过从长远看,技术不断提升和环保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可是不会变得。
短时间内的阵痛,可能会让一些投机取巧的玩家退出战场,也能促使真正有实力的厂商,投入更多精力去研发价钱更实惠、性能更优的好货。
对消费者而言,经过充分的竞争,最终得到的好处总是挺惬意的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