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那款新SUV,YU7,下个月要摆上台面了。
这电动车市面,简直是个修罗场,卷到飞起。
之前SU7刚攒了点人气,这厢又捯饬出个大家伙,还是个高头大马的SUV,直奔三十万这档子,摆明了要跟特斯拉Model Y和阿维塔11掰腕子。
这车尊容如何?
据说七月就能见分晓。
网上早就泄露了些许倩影,那抹橘红,着实惹眼。
莫非这是专为摩登女郎们定制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后生仔买车,除了瞅性能,卖相也忒重要。
那轮毂的式样,车身的彩绘,估摸着也是为了迎合这帮潮人的癖好。
小米这番运筹帷幄,明眼人皆洞若观火,无非是想攻城略地。
Model Y行情火爆,但空间褊狭是块硬伤。
YU7直接拔高一个段位,在肚量上先下一城。
况且,配置也堆得琳琅满目,座椅推拿、零重力模式,后排还能电动微调,简直是移动的“御座”。
这等配置,长途跋涉简直如履平地。
不过,配置上去了,价码铁定也跟着水涨船高。
眼下诸位翘首以盼的,莫过于最终的定价了。
倘若定价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之间,那估摸着真能一炮而红。
毕竟,智界R7和阿维塔11也不是省油的灯,各有千秋。
小米想脱颖而出,质价比是王道。
这车的马力也相当可观。
顶配版百公里加速仅需3.23秒,这数据,比不少超跑都要凌厉。
然而,电池增容了,车身也跟着沉重了,续航反而打了折扣。
这就像短跑健将,爆发力惊人,但耐力稍逊。
基础版续航能达到八百多公里,对于寻常代步而言,绰绰有余。
在智能驾驶这块,小米也下了血本。
英伟达Thor芯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各类感应器塞满车身。
硬件是到位了,但软件算法能否同频共振,还需拭目以待。
要知道,当下智能驾驶技术,各家水准良莠不齐,徒有硬件堆砌,终究只是花架子。
有个小细节颇有玩味,YU7摒弃了SU7的可旋转屏幕,改用固定屏。
有人揣测这是为了缩减成本,但我倒觉得可能是出于安全考量。
毕竟,行车途中把玩旋转屏,容易走神。
不过,那怀挡设计,估计初出茅庐的驾驶员得花些时日才能适应。
当今电动车市场,争夺如火如荼。
各路豪杰都在角逐技术、角逐配置、角逐价格。
小米的入局,给这片疆土带来了更多变数。
但对于受众而言,选择也更加多元化了。
不过,置办车辆之前,务必审视自身的需求。
是渴求性能,还是渴求舒适,抑或是渴求质价比?
这几年,小米在汽车领域可谓是步履如飞。
从SU7到YU7,产品线迅猛扩张。
这等速度,让一些老牌车企都倍感压力。
不过话说回来,造车并非易事。
小米能否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扎稳脚跟,仍需观其后效。
现在网上已经有经销商开始摇旗呐喊,为YU7预热造势了。
部分4S店也着手布置展车了。
看来,小米是铁了心要在七月揭幕。
至于这款车最终能否旗开得胜,还得看价格和口碑。
闲话少说,小米造车,究竟图个啥?
乍看之下,是想瓜分电动车市场。
但更深远的图谋,或许是想构筑一个完整的智能生态。
手机、电视、汽车,所有终端都彼此勾连,形成一个闭环。
这才是小米的鸿鹄之志。
单从目前的情报来看,YU7的各项指标都比较均衡,但真实表现如何,还得等正式发售之后才能盖棺定论。
眼下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了。
毕竟,这出好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对了,还有一桩事,这款车的车身配色颇为丰盛,橘红色这种鲜亮色调,想必能俘获不少女性用户的芳心。
看来,小米在用户画像方面,也颇费心思。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小米的成功归功于“物美价廉”时,是否忽略了它在品牌推广和用户维系方面的煞费苦心?
要知道,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再精良的产品,也需要精妙的营销才能赢得青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