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震撼上市,新能源车安全再升级,行业新标杆诞生

最近,咱们的社交媒体上有一件事儿可以说是吵翻了天,主角是一辆国产新能源车和一辆大卡车。

事情的起因是理想汽车在发布他们新款纯电SUV理想L8(原文为i8,应为L8)的时候,放了一段石破天惊的视频:他们自家的新车,和一辆净重8吨的卡车玩起了“正面硬刚”。

视频里的画面,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那辆在我们印象里应该是“公路霸主”的大卡车,被撞得驾驶室整个都向前翻了起来,差点就扣在理想L8的前挡风玻璃上。

而理想L8呢,车身结构看起来相当硬朗,乘员舱基本没怎么变形。

理想i8震撼上市,新能源车安全再升级,行业新标杆诞生-有驾

这一下可就热闹了,网上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激动地表示,这是咱们中国制造的伟大胜利,国产车的安全水平已经高到可以硬扛大卡车了!

但也有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会不会是精心安排好的一场秀?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好好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有哪些门道。

这事儿得从理想L8的发布会说起。

在一场新车发布会上,最激动人心的环节之一就是展示产品的核心卖点。

理想i8震撼上市,新能源车安全再升级,行业新标杆诞生-有驾

理想汽车这次选择了一个最直接、也最震撼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安全性——直接上碰撞视频。

视频里,一辆白色的理想L8和一辆厢式卡车以很高的相对速度迎头相撞。

碰撞瞬间过后,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根据理想官方的说法,理想L8在这次严苛的测试中,车身的A柱、B柱、C柱这些关键的结构件都没有发生变形,车里的9个安全气囊全部正常弹出,有效地保护了车内假人。

更关键的是,作为一辆电动车,大家最担心的电池包,在经历了如此猛烈的撞击后,没有发生漏液、更没有起火,碰撞后车门还能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出,方便乘员逃生。

可以说,从视频呈现的结果来看,理想L8的表现堪称完美,给足了潜在车主安全感。

然而,视频里另一位主角——那辆被撞得“人仰马翻”的卡车,就显得有点惨了。

理想i8震撼上市,新能源车安全再升级,行业新标杆诞生-有驾

有眼尖的网友很快就认出来,这是一辆东风柳汽生产的乘龙卡车。

这下,事情就开始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乘龙卡车的官方社交账号下面,一下子涌进了无数网友。

大家纷纷开起了玩笑,说“本来想买辆乘龙搞运输,看了理想的视频,我决定放弃了”、“求乘龙卡车司机的心理阴影面积”。

调侃归调侃,但对于东风柳汽来说,这可就不是个玩笑。

自家的产品在全国人民面前成了别家公司展示“肌肉”的背景板,而且还是个显得很“弱鸡”的背景板,这谁受得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东风柳汽和乘龙卡车官方就联合发布了一份非常严肃的声明。

理想i8震撼上市,新能源车安全再升级,行业新标杆诞生-有驾

这份声明措辞相当严厉,直接指责理想汽车的行为构成了严重侵权。

东风柳汽认为,理想汽车在没有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他们的产品进行商业性的碰撞测试,并且发布的视频内容与公众对正常碰撞的认知有很大偏差,这种行为不仅贬低了乘龙卡车的品牌形象,还严重误导了消费者,让他们对卡车的安全性产生怀疑,涉嫌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

这一下,就把事情从一个企业的产品展示,上升到了两个企业之间的商业纠纷层面。

一边是理想汽车表现出的强大自信,甚至有高管在网上喊话,说可以随时直播再撞一次;另一边是感觉名誉受损,要用法律维权的东风柳汽。

这出“对撞大戏”,一下子就有了浓浓的火药味。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为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碰撞测试,会引发这么多争议?

理想i8震撼上市,新能源车安全再升级,行业新标杆诞生-有驾

随着越来越多懂行的专业人士和媒体下场分析,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浮出水面,也让普通大众看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门道”。

首先,最大的一个疑点,就集中在卡车那个向前翻倒的驾驶室上。

我们平时在路上看到的大卡车,它的驾驶室和下面的底盘大梁之间,其实是有个锁定装置的,行话叫“驾驶室锁”。

在正常行驶时,这个锁必须是锁死的状态,这样驾驶室才能和整个车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共同抵抗冲击。

有专业人士分析,视频里乘龙卡车驾驶室翻转得如此夸张,很有可能是在测试前,这个锁被人为地打开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好比一个拳击手,本来应该双脚站稳准备接招,结果被人先把腿给绑起来了,那他再挨一拳,倒下的姿势自然会特别夸张。

这样一来,虽然碰撞是真实的,但碰撞的条件却可能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真实情况,其“表演”成分就大大增加了。

理想i8震撼上市,新能源车安全再升级,行业新标杆诞生-有驾

其次,就是关于“重卡”这个称呼的争议。

理想汽车在宣传中,一直强调自己碰撞的是“重卡”,这听起来就非常厉害。

但咱们得看看国家的标准是怎么定义的。

按照规定,总质量达到12吨以上的货车,才能被称为“重型载货汽车”。

而视频里这辆乘龙卡车,它自身的净重是8吨,额定载重量大概是4吨。

也就是说,只有当它满载货物的时候,总质量才能达到12吨,勉强够上“重卡”的门槛。

而理想的测试中,使用的是一辆空车。

理想i8震撼上市,新能源车安全再升级,行业新标杆诞生-有驾

用一辆8吨重的空车进行碰撞,虽然难度已经非常高,但和我们想象中那种拉着几十吨货物的、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巨兽”相比,其碰撞能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理想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文字,它没有说谎,但确实容易让普通消费者产生一种“理想L8能硬扛满载重卡”的印象。

再者,这次测试的“裁判员”——中汽研的角色也很值得玩味。

中汽研是国内非常权威的汽车检测机构,按理说他们出具的测试应该是公正客观的。

但中汽研方面有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次测试的全过程确实符合规定和标准,但它不属于国家强制性的准入测试,而是理想汽车委托他们做的一次“开发验证”测试。

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是理想汽车作为客户,花钱请我们按照他们设定的一个场景和要求来做的“定制化”测试。

我们保证了操作过程是专业的,但测试项目本身和具体条件,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的。

理想i8震撼上市,新能源车安全再升级,行业新标杆诞生-有驾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测试中会出现一些非标准的设定,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场为了验证特定性能、服务于企业宣传需求的“命题作文”,而不是一场所有车辆都用同一套卷子来考的“标准化考试”。

综合来看,这件事确实非常复杂。

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即便测试条件可能存在一些对理想L8有利的设定,但在如此高速的对撞下,它的车身结构能保持得那么好,尤其是电池安全得到了验证,这本身就是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真实体现。

这种敢于用最硬核的方式来展示安全性的自信,背后一定是强大的技术实力在做支撑。

从这个角度讲,它确实给所有消费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也必将推动整个行业在安全领域更加“内卷”,这最终对我们老百姓是有好处的。

但另一方面,从商业竞争的角度看,理想汽车的这次营销策划也确实存在争议。

它利用了信息不对称,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和巧妙的宣传话术,成功地塑造了自己“公路坦克”的形象,但同时也让另一家企业无辜“躺枪”,这在商业道德上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所以,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在为国产车的进步感到自豪的同时,也需要学会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车企的各种宣传。

任何单一的、由厂家主导的极限测试,都应该被看作是其产品性能的一个展示切片,而不是全部。

真正的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和海量真实用户的长期反馈来共同验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