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惊魂后怕,宝马紧急出手,召回23万辆车保安全

最近,很多宝马车主的心情恐怕是五味杂陈。

大家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一辆宝马,图的是什么?

无非是那份驾驶的乐趣、品牌的信誉和最重要的——安全感。

高速惊魂后怕,宝马紧急出手,召回23万辆车保安全-有驾

可就在不久前,一则消息像块大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让这份信赖打了好几个问号。

有车主在网上发帖,说自己开着车在高速上,车子突然失去动力,速度骤降,那种感觉简直是“差点魂丢高速”。

这话听着就让人后背发凉,而这并非个例,很快,官方的公告就证实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联合宣布,要召回总数超过23万辆的汽车。

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目,几乎涵盖了宝马在国内市场上的主力车型,无论是烧油的还是用电的,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从5系、X5这样的传统热门,到i3、iX3、iX1这些新能源新贵,统统榜上有名。

这么大范围的召回,对于一个以严谨和品质著称的豪华品牌来说,实属罕见,也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家都在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好端端的宝马,怎么会出这种可能危及生命的问题?

这次召回,其实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凑到了一起,咱们可以分开来看。

第一个问题,主要出在一小部分燃油和混动车型上,包括大约一千四百多辆国产的X5和5系。

问题根源,是一个听起来很专业的零件——启动器发电机的电源连接器。

说白了,这就好比咱们家里电器的一个重要插头。

如果这个插头没生产好,或者安装的时候没拧紧,接触就会变得松松垮垮。

高速惊魂后怕,宝马紧急出手,召回23万辆车保安全-有驾

我们都知道,插头接触不良,时间一长就会发热,甚至会把插座烧坏,冒出火花。

车上的道理是一样的,这个电源连接器松动了,电流通过时电阻会变得特别大,产生异常的高温。

这会带来两种非常可怕的后果:一种是车子开着开着,可能因为供电不稳,突然就熄火了。

您想想,在川流不息的城市道路上,或者在时速一百多公里的高速上,车子突然没了动力,方向盘变重,刹车助力减弱,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

另一种更极端的情况,是这个持续发热的点会把周围的电线、塑料件都给点燃,最后导致整个发动机舱起火。

所以,别看这只是个小小的连接器问题,潜在的风险却是致命的。

针对这个问题,宝马的解决方案是把这些车都叫回去,免费检查,有问题的零件该换就换,该修就修,把这个“火灾隐患”彻底掐掉。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明火”,那第二个问题就像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它波及的范围更广,涉及超过22万辆宝马的纯电动汽车,几乎是宝马i系列的全部主力。

像满大街跑的国产i3和iX3,加起来就有二十万辆之多,还有iX1、i5以及进口的i4、i7等等。

这些车主面临的,是一个共同的噩梦:车辆可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瞬间“瘫痪”。

这个问题出在一套软件程序上,叫做“绝缘故障的检测机制”。

听着复杂,其实原理很好理解。

电动汽车用的是几百伏的高压电,跟家里的220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一旦漏电,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工程师给它装了一套非常灵敏的“漏电保护系统”。

高速惊魂后怕,宝马紧急出手,召回23万辆车保安全-有驾

这个系统的任务就是一天24小时盯着高压电路,只要发现一丁点漏电的苗头,它就会为了保护车里人的安全,立刻采取最高级别的措施——拉闸断电,也就是切断整个高压系统。

这个设计初衷是好的,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但坏就坏在,宝马这批电动车的这套“漏电保护系统”的软件,好像有点“神经过敏”。

它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会产生误判。

也就是说,车子本身好好的,高压电系统根本没漏电,但这个系统却看花了眼,以为发生了天大的危险,于是忠心耿耿地执行了“拉闸”命令。

这一拉闸,对于正在行驶的电动车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

驱动电机的电力来源瞬间被切断,车子立刻就失去了所有动力。

这不是燃油车那种你松开油门它还会滑行很远,而是动力突然中断,加速踏板瞬间失灵。

很多车主反映,当时仪表盘可能一片漆黑,车子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在路上滑行,速度飞快地掉下来。

文章开头那位车主说“魂丢高速”,就是这种情况最真实的写照。

在高速公路上,尤其是在超车道上,车辆突然失去动力,变成一个不受控制的铁疙瘩,后面高速驶来的车辆如果反应不及,后果不堪设想。

这已经不是驾驶乐趣的问题了,而是最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障。

针对这个巨大的软件漏洞,宝马的解决办法是给这些车辆进行软件升级,相当于给这个“神经过敏”的系统打个补丁,让它以后别再乱报警、乱拉闸。

高速惊魂后怕,宝马紧急出手,召回23万辆车保安全-有驾

这次宝马的大规模召回事件,也让我们普通老百姓看到了几点不一样的东西。

首先,我们得承认,如今的汽车越来越像一台装了四个轮子的电脑。

过去我们说车好不好,看的是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硬邦邦的机械件。

现在,一行行看不见的软件代码,同样决定着一辆车的安全和性能。

一个软件上的小BUG,造成的危险一点也不比一个断掉的螺丝小。

这也给所有汽车厂家提了个醒,在追求智能化、电动化的同时,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绝对是不能打折扣的生命线。

其次,这件事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现在的市场监管越来越到位,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

在官方发布召回公告之前,像在天猫这样的网络平台上,就已经积累了上千条宝马车主的投诉,大家都在反映车辆突然断电、趴窝的问题。

正是这些来自普通消费者的真实声音,汇聚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再加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这样的权威机构的介入,才促使像宝马这样的跨国巨头必须正视问题,并拿出解决方案。

这说明,在国内,消费者不再是弱势群体,我们的声音是有力量的,我们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当然,对于宝马这个品牌来说,这次事件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开宝马,坐奔驰”这句话在中国流传了这么多年,代表的是大家对宝马操控和品质的一种高度信赖。

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宝马,买的不仅仅是一个车标,更是一份安心。

但现在,无论是可能起火的燃油车,还是可能突然断电的电动车,都让这份安心打了折扣。

当“纯粹驾驶乐趣”随时可能变成“高速惊魂一刻”时,品牌的信誉基石就会被动摇。

尤其是在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如此白热化的背景下,国产品牌在技术、安全和服务上都在飞速进步,宝马这次暴露出的问题,无疑会让许多原本打算购买它的消费者,在掏钱之前要多一份犹豫,多一份审慎的思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