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相信吗?一台定价在10万左右的轿跑,竟然把电动尾翼、真排气和近乎跑车的底盘调校都塞了进来。 长安UNI-V用事实告诉市场:平价也能玩“性能派”。 它不是一夜爆红的偶然。
上市首年销量突破十万辆。 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年轻买家愿意为设计与驾驶感买单。
2025款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升级:加入更强的2.0T蓝鲸动力,车机和驾驶辅助也做了实质性提升。 短句说话更直白。
选车的人更聪明。 外观上,UNI-V把“未来感”搬到了街头。
低矮车身配合溜背线条,视觉上就是一辆随时准备冲刺的车。 无边界式前脸取消多余镀铬,蜂窝格栅扩散开来,LED灯组像战士的目光。
翼子板到尾部的线条让车尾天然形成扰流,搭配全系标配的电动尾翼,车速到一定值自动升起,官方称可增加约40kg下压力。 有人笑称:停车场里最后吸睛的不是你,是那翼。
别害羞,这就是卖点。 内饰更像一间小型驾驶舱。
中控向驾驶员倾斜,仪表与中控屏形成双联屏组合,运动界面能把转速放到首位。 座椅用料偏向包裹性,平底方向盘和拨片换挡带来明显操控感。
夜晚氛围灯随音乐变色。 实用性也在线:无线充电、后排出风、较深的扶手箱和可放倒后排,短途与周末自驾都够用。
动力是它的另一张王牌。 1.5T蓝鲸主力版输出约188马力、峰值扭矩300牛·米,零百加速约7.6秒,实际市区油耗在8.5L/100km左右,高速能降到5.8L/100km。
2.0T版直接把输出推到233马力、390牛·米,零百约6.5秒,80-120公里中段加速仅需3.8秒。 两种动力都配7速湿式双离合。
试驾感受是:低速起步有力,中段超车更肆意。 有人在群里发言:1.5T够劲,2.0T更像“开兽”。 底盘调校来自海外团队的长时间磨合。
前麦弗逊配后多连杆的组合,在同级少见。 弹簧更硬,双通道减震带来更快的路感反馈。
官方测试显示,过弯侧倾控制优秀,方向指向精准。 2.0T版本还配米其林PS4运动胎和更高级的车身稳定系统,激烈驾驶时更安心。
部分车型可选“赛道模式”,能关闭部分电子辅助,仪表切换到赛道数据界面,满足那群“想当车手”的人。 空间表现超出很多人预期。
2750mm轴距并非噱头。 前排调节幅度大,185cm的驾驶者仍有余量。
后排腿部两拳有余,座椅坐垫长度可接受长途乘坐。 后备箱常规约385L,放两只24寸行李箱无压力,放倒座椅后体积接近890L,短途旅游没问题。
配置方面,UNI-V的“堆料”策略继续奏效。 入门车就包含全液晶仪表、方向盘拨片和倒车影像。
中高配则有12.8英寸大屏、InCall 9.0车机、360全景、JBL音响和更丰富的主动安全功能。 2025款还把自动泊车和车道居中等功能优化得更靠谱。
这对比同级合资车型时形成明显优势。 加上终端优惠,入门版有机会下探9.5万元,性价比很明显。
我认识一个刚毕业的朋友。 他花了12万入手1.5T版。
第一周他发了条朋友圈:通勤变有趣了。 晚饭后给朋友展示车尾翼升起的视频,点赞过百。
这类故事不稀奇,但说明了市场的选择逻辑:颜值能吸引,体验能留住。 要不要买?这取决于你的侧重。
偏重经济、只要代步的买家,或许更倾向低油耗选项。 想要颜值、爱开快车、并且希望配置到位的用户,UNI-V确实是值得考虑的选项。
它把过去只有合资或豪华车才有的元素下放到了更亲民的价位,改变了10-15万级运动轿跑的游戏规则。 总结一句话:这不是一台只会卖“好看”的车。
它把动力、操控、设计和配置做成了一个整体,给年轻用户一个可玩、可用、也可家的选择。 你更看重哪一点?外观?加速?还是那会升降的尾翼?欢迎说出你的优先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