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关键难题,新能源车续航或实现倍增,前所未有

前言

开车的伙伴们都知道,那续航焦虑可不是闹着玩的——冬天跑空调,夏天开制冷,仪表盘上的剩余里程像喝了酒似的掉得飞快,遇上高速堵车更是心慌得不行,真是头疼。

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关键难题,新能源车续航或实现倍增,前所未有-有驾

现如今,这个让全球车企和车主都头疼的问题,终于被中国的科学家克服了: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100公斤的电池过去最多只能跑到500公里,而现在,有望突破1000公里的极限。

新突破更便捷

这事儿可不是胡乱传的,央视新闻刚刚报道过,我国团队搞出来的“阴离子调控技术”,成功突破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题,相关研究还发表在了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学术界都炸锅了。

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关键难题,新能源车续航或实现倍增,前所未有-有驾

你得知道啊,现在咱们用的锂电池,不管是手机还是电动车,里面都藏着个“定时炸弹”——那液态电解液不仅能量密度不高,而且还容易着火泄漏,去年夏天就有人曝出电动车在烈日下自燃的事儿,冬天温度一低还能掉电不少,用着真让人揪心。

可是,固态电池有不同啦,它用的是固态的电解质,完全替代了液态的,那样安全性可是大大提高。之前看过一个测试视频,钉子狠狠扎到固态电池里,居然一点火星都没冒,还真让人惊讶。反过来,普通的锂电池一扎进去,立马就开始冒烟着火,差别挺明显的。

这技术看着挺棒,但为什么一直没大规模用上呢?主要是“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的匹配难点——固态电解质硬得像瓷,锂电极又软得像橡皮泥,俩合在一起看起来紧密,但实际上那些微小到肉眼都看不见的缝隙总是存在。

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关键难题,新能源车续航或实现倍增,前所未有-有驾

更头疼的是,充放电过程中,锂电极还会“呼吸”一下一膨胀一收缩,那缝隙就越来越大。不但电池的寿命缩短了,还可能因为接触不稳而局部温度升高,变成新的隐患。中国的科学家想出了个挺巧妙又实在的方法:在电解质里面加点碘离子。

这些“小家伙”特别聪明,电池工作的时候会自己跑到电极和电解质的交界处,形成一层“智能保护膜”,这层膜就像一种超级粘胶,能主动抓住锂离子,把缝隙填平。而更厉害的是,它还具备“自我修复”功能——不管锂电极怎么膨胀收缩,都能牢牢附着在上面,真正实现“永远不分离”。

这个想法一出来,瞬间把之前那种“硬刚硬”的死局变成了“以柔制刚”的突破口,而且这次的突破可不是孤军奋战,是多个科研团队齐心协力,成功攻下了三块“硬骨头”。

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关键难题,新能源车续航或实现倍增,前所未有-有驾

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团队研制出的“碘离子界面层”,把“陶瓷”与“橡皮泥”完美结合,直接突破了实际应用中的瓶颈;中科院金属所表现也不差,推出的柔性技术让电池像保鲜膜一样能扭成麻花,弯折两万次都不裂,还在柔性骨架里加入了保密材料,让锂离子流得更快,储能效率飙升到86。

这意味着,将来手机的电池能做得比信用卡还要薄,充一次电能用上三四天,完全没问题。清华大学专注的是安全性能,他们用的氟基加固技术,让电池在满电的情况下,无论是被针刺、在120℃高温下烘烤,还是被-30℃的低温冷冻,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安全和续航两方面都拿得出手。

相信不少人都在琢磨:啥时候能真正用上?别着急,咱们还是先瞅瞅哪些行业大佬的动态——丰田曾经说过“固态电池将在中国领先20年”,原定2026年开始大规模量产,结果却一再往后推到2030年,奔驰、三星也都喊着“快要量产了”,可到现在还没看到实际的车子落地。

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关键难题,新能源车续航或实现倍增,前所未有-有驾

反观咱们这边,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三到五年里,中国在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步伐有望稳坐全球前几名,大概到2026到2027年左右,就能实现一定的装车规模。一开始的话,可能会先在高端车上用上,平常家用车大概到2030年左右就能普及开来了。

再者,像低空机器人、AI设备这些对电池性能要求更高的领域,应用固态电池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一些。虽然目前固态电池的价格比液态电池高出大概1.5到3倍,不过大家都清楚,咱们中国制造业最拿手的就是“规模化降低成本”。

就像当年锂电池刚问世的时候价格挺高的,可随着产能一扩大,成本也掉了不止一半。再过几年,咱们开着续航能上千公里、抗高低温、绝对安全的电动车,跑长途都不用每天找充电桩,手机更是一天充几次都不过分,想想都觉得方便又省心。

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关键难题,新能源车续航或实现倍增,前所未有-有驾

这次的进步不仅仅代表电池技术的提升,更标志着全球新能源行业的游戏规则或许要由中国来重新制定。曾经一度受限于“卡脖子”技术,但中国的科学家用实力证明,只要确定方向、敢啃硬骨头,没有攻破不了的难关。

将来,不光是能用上更可靠的电子设备和汽车,在全球新能源角逐中,我们也能把握住主动权。这种技术上的突破,才是真正让咱们国人振奋的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