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咱们走在路上,经常能看到一种小巧玲珑的电动三轮车或者四轮车,它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给不少人的短途出行,特别是接送孩子、老人代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围绕着这种车,大家心里的疑问也从来没断过。
这车到底算什么车?
我买的时候,店家说是正规车,能上路,可为什么隔壁邻居家买的同款车,开出去就被交警给拦下了呢?
到底什么样的车才能放心买、安心开?
这个问题确实困扰着很多人,今天咱们就把这个事情仔細聊透彻,让大家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件事,国家为什么要对这种车进行严格管理。
这背后不是为了给大家找麻烦,而是出于对所有人生命安全最根本的考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相关的国家标准还不完善,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生产厂家不明、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动三、四轮车。
这些车很多时候被大家叫做“老头乐”,听着亲切,但安全隐患却非常大。
它们的车身外壳可能就是一层薄铁皮,连最基本的防撞梁都没有,刹车系统也是五花八门,质量毫无保障。
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在过去几年里,由这类低速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惊人,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剧。
所以,国家出台政策,明确标准,加强管理,目的就是要把这些马路上的“移动风险点”清理掉,让合格的、安全的产品服务于民,不合格的、危险的产品退出市场。
这是对人民负责,对生命负责的体现,咱们每个人都应该理解和支持。
那么,了解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之后,咱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在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车型时,到底该如何分辨呢?
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咱们可以分三步走,一步步地给车辆做个“体检”,就能把它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
第一步,也是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查验这辆车有没有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名录里。
这个名录,说白了,就是国家给所有允许生产和销售的机动车办的一个“集体户口”。
无论是几百万的豪华轿车,还是几万块的普通摩托车,只要是想合法上路行驶,它的生产企业和具体型号就必须在这个“户口本”上登记在册。
电动三轮车和四轮车,在法律属性上已经被明确划归为机动车,所以也必须遵守这个规定。
如果一辆车不在这个名录里,那就意味着它是个“黑户”,是生产厂家自己“关起门来”造的,没有经过国家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技术检验,根本不具备上路行驶的资格。
查验的方法非常简单,咱们自己用手机就能完成。
首先,你得找到这辆车的“车辆型号”,这个型号就像是车辆的身份证号码,是一串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唯一代码。
它通常会刻在车身上的一块金属铭牌上,这块铭牌可能在驾驶室门框内侧,也可能在车头或者座位下面,同时,在随车附带的合格证上也会明确标注。
找到这个型号之后,你就可以在手机上搜索“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信息查询系统”,这是工信部官方对外开放的一个查询平台。
进入系统后,找到按产品型号查询的选项,把刚才记下的车辆型号完整地输入进去。
如果点击查询后,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了这辆车的详细信息,包括生产厂家、品牌、车辆的外观照片以及各种技术参数,并且这些信息和你眼前看到的实车完全一致,那么恭喜你,这辆车通过了最重要的一关,它是一个有合法“身份”的正规产品。
反之,如果系统提示“未查询到相关信息”,或者查出来的信息与实车牛头不对马嘴,比如查出来的是一辆货车,而你眼前的却是一辆载人的小车,那你就要立刻警惕了,这百分之百就是一辆非标车,后续根本不可能办下牌照。
完成了第一步的“户籍”核查,接下来咱们进行第二步,就是仔细查看它的两份重要“证件”:一个是《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另一个是《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这两样东西,是证明车辆合法来源和身份的关键书面材料。
先说合格证,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它是车辆的“出生证明”。
正规的合格证,名称必须是完完整整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一个字都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
如果你在购车时,商家给你的是《老年代步车合格证》、《旅游观光车合格证》、《厂内周转车合格证》或者其他任何名字的证明文件,那它们都是无效的“假证件”。
这些证件对应的车辆,其设计标准和使用范围根本就不是在公共道路上行驶,比如观光车只能在景区里开,厂内车只能在工厂里用,它们的安全标准远远低于机动车的国家标准。
拿着这种合格证去车管所,工作人员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根本不会受理你的上牌申请。
再来说发票。
购买一辆合规的机动车,商家必须向你开具由国家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这张发票是证明你合法拥有这辆车的唯一凭证,也是你后续办理车辆购置税(虽然很多新能源车免税,但申报流程还是要走的)、购买保险和上牌登记时必不可少的文件。
有些商家为了促销,可能会跟你说“给你开张普通发票吧,能便宜几百块”,或者干脆就手写一张收据了事。
这种小便宜千万不能贪。
商家之所以这么做,背后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卖的这辆车根本就不是合规产品,开不出正规的机动车发票。
没有这张发票,就相当于你买了一套没有房产证的房子,法律上是不承认这辆车是属于你的,车管所自然也无法为你办理注册登记。
最后,咱们还要进行第三步,就是对车辆本身进行一次“素颜”检查,看看它有没有被非法改装过。
这一点也常常被大家忽略。
有时候,一辆车本身是合规的,手续也齐全,但开到车管所去上牌时,还是被拒绝了,原因就出在“改装”上。
按照规定,新车在上牌之前,必须保持它出厂时的原始状态,也就是说,它的外观、尺寸、性能等各项参数,必须和它在工信部备案的数据以及合格证上登记的信息完全一致。
任何与原厂状态不符的改动,都会被认定为非法改装,从而导致上牌失败。
常见的非法改装“雷区”有很多。
比如,有的商家为了让车子看起来更实用,会“好心”地帮你加装一个遮风挡雨的车棚,或者把后排的储物空间私自改成座位。
虽然方便了,但这改变了车辆原有的外观和结构。
还有的,为了迎合一些人追求速度的心理,会私下帮你解除车辆的速度限制,让车子跑得更快。
这种行为极其危险,因为车辆的刹车性能、车身强度都是根据原厂设定的最高时速来匹配的,一旦超速行驶,就很容易出现刹不住车或者车辆失控的情况。
此外,像私自更换更大容量的电池来增加续航,或者换用更大功率的电机来提升动力,这些都属于改变车辆关键技术参数的非法改装行为,不仅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可能带来短路、自燃等风险。
因此,在最终付款提车前,你一定要拿着合格证,像一个严格的质检员一样,把合格证上的各项数据,比如车辆的长宽高尺寸、整备质量、电机型号、轮胎规格等等,和眼前的实车一项一项地进行核对,确保你买到的是一辆“原汁原味”的、未经任何改动的车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