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造了台15万的“老头乐”,就问所有对手怕不怕

吉利最近有点不对劲,非常不对劲。

具体来说,就是银河E5这个车,和它那个8万到14万的价格。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价格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便宜,而是害怕。这不是在卖车,这是在往本就血流成河的10-15万纯电SUV市场里,又扔进去一个开了大的卡萨丁,属于是虚空行走过来,然后对着所有人脸上来了一套RQE点燃。

吉利造了台15万的“老头乐”,就问所有对手怕不怕-有驾

不装了,摊牌了,吉利这次就是要当那个掀桌子的人。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银河E5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走的时候还顺便把老板的结婚照给掰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修仙自爆流打法。要么渡劫成仙,要么当场成盒。

先说这车最吓人的地方,空间。4米6的车长,快2米8的轴距,官方管这叫紧凑级SUV。我寻思着这标准是不是有点问题,这尺寸放油车时代,那妥妥就是个中型SUV的身板。我一个1米8几的中年人坐后排,腿部空间大到可以翘二郎腿,甚至可以再放个小马扎,让我儿子也坐下一起斗地主。这不叫空间,这叫移动的两室一厅毛坯房。更离谱的是它的后备箱,下面还给你掏了个巨大的隐藏空间,我感觉塞两个私房钱罐都绰绰有余。讲真,这种对空间的极致压榨,让我想起了我妈那个压缩毛巾,看着一小坨,沾水就膨胀成一个洗脸盆那么大。这车就是个汽车界的压缩毛巾。

吉利造了台15万的“老头乐”,就问所有对手怕不怕-有驾

然后是那个车机,叫Flyme Auto。诶,这名字熟不熟?这不就是魅族那个手机系统吗?吉利这次是彻底悟了,或者说被魅族夺舍了。它终于想明白一个道理,在智能座舱这个领域,传统车企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臭鱼烂虾。与其自己在那吭哧瘪肚地研究怎么把收音机调明白,不如直接找个专业的手机厂来干。这就叫专业对口,属于是降维打击。当别的车机还在纠结是左滑还是右滑的时候,人家直接把你的手机视频无缝投屏到车上,导航地址一键同步,连语音助手都能听懂我那带着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这体验,丝滑得像是德芙广告,三体人看了都得感慨一句地球科技真牛逼。

吉利造了台15万的“老头乐”,就问所有对手怕不怕-有驾

当然,我知道,一分钱一分货。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看到这种离谱的价格,第一反应就是“这背后一定是在我看不到的地方省了成本”。比如那个底盘,有人说软,有人说高速胎噪大。是是是,这都对。但问题是,你看看这个价格。在这个价格面前,你要啥自行车?它给你四个轮子一个沙发,再配上一套比你脑子还快的智能系统,续航还给你干到600公里,百公里电耗才11度多。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上下班通勤100公里,开空调的情况下,两天充一次电都够了,一个月电费可能还没你一顿外卖贵。

这简直就不是人干的事儿!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又涨价了,现在这世道,感觉只有电费是实在的。

所有的高科技,最终都要回归到最朴素的成本问题上。什么L2辅助驾驶,什么遥控泊车,这些东西在银河E5上,感觉都不是高科技,而是标配的日用品。它的逻辑特别简单粗暴:别人有的,我必须有,而且要加量;别人卖的价,我必须比他低,而且是拦腰斩断的那种低。这种竞争方式,毫无技术美感,毫无商业道德,但就是有用。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买车不是买信仰,是买一个工具,一个能遮风挡雨、能拉着一家老小、用起来还省钱的工具。

写到这儿我突然觉得,把吉利比喻成自爆卡车好像有点过了,但你看看这价格,这配置,这空间,你告诉我,它不是自爆,那是什么?是做慈善吗?显然不是。它的唯一目的,就是把这个价位段所有的对手,全部按在地上摩擦,直到它们也开始怀疑人生。

所以你看,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什么激光雷达和算法,而在于谁能先用价格把对手逼疯。只要对手心态崩了,开始胡乱出牌,那你的机会就来了。这和马路上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是一个道理,他们为什么无敌?因为他们不讲道理,他们用一套独立的物理法则在路上横冲直撞。银河E5就是15万价位的老头乐,它不跟你讲品牌溢价,不跟你讲技术传承,它只跟你讲一件事:我便宜,我大,我配置高。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别再分析什么银河E5的产品力了。它的核心产品力,就是它的价格标签。买这车的人图的是什么?不是什么驾驶乐趣,也不是什么品牌玄学。他们图的,就是在某个周末,开着这台移动大沙发,拉着老婆孩子去郊区,路过隔壁比亚迪或者大众4S店的时候,能从容地摇下车窗,用一种看穿一切的眼神,对着那些还在为几千块优惠磨嘴皮子的人,轻声说一句:“兄弟,时代变了。”

这种掀桌子带来的快乐,才是它的核心价值。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