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国庆假期,相信不少关心汽车的朋友们都感觉有点看不懂了。
一方面,手机里铺天盖地都是各大汽车品牌发布的“大喜报”,这边说问界在黄金周里收到了将近五万张订单,那边又传出比亚迪更是厉害,假期订单量冲破了二十万。
这阵势,给人的感觉就是全国人民都趁着放假去买车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简直是热火朝天,一片繁荣景象。
可就在大家沉浸在这种喜悦气氛中的时候,一份来自中汽数研的专业数据报告却像一盆冷水,给大家来了个透心凉。
报告显示,在覆盖了国庆假期前几天的2025年第40周,也就是9月29日到10月5日,我们国家新能源乘用车的实际销量,不但没涨,反而跟前一周相比,猛地下降了36.7%,总共只卖了23.5万辆。
这下子,很多人就彻底迷糊了。
一边是车企宣传订单多到爆,一边是真实销量数据跌得这么厉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是车企们为了面子,在集体夸大数据吗?
其实,这背后并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只要把两个关键的概念弄清楚,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就很好理解了。
这两个概念就是“订单量”和“上险量”。
车企在假期里宣传的,是“订单量”。
这个订单,指的是消费者看好了车,交了定金,跟销售方签订了购车合同。
这代表的是一个购买意向,说明这辆车已经被预订出去了。
整个国庆七天假期,所有这些预订合同加在一起,就是车企宣传的那个非常亮眼的订单数字。
它反映的是市场的热度,以及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认可度。
而中汽数研发布的那个下降了的数据,叫做“上险量”。
这个数据就实在多了,它统计的是一辆车真正完成了全部购买流程,车款付清,车主提到新车,并且在车辆管理所正式登记注册、购买了交强险。
只有完成了这一整套手续,这辆车才算真正意义上被销售出去,会计入官方的销量统计。
所以,大家看到的销量暴跌,其实是因为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国庆节是法定假日,各地的车管所也都放假休息了。
车管所不上班,新车就没法办理注册登记,也就没法上保险。
这就导致了,虽然假期里有成千上万的人定了车,甚至有些人已经付了全款把车开回了家,但在官方系统里,这些车都还不能被统计为“已售出”。
因此,就形成了“订单火爆”和“销量下滑”同时存在的奇特景象。
这并不是车企在说谎,而是一个由假期引发的数据统计上的“延迟”。
等到假期结束,车管所恢复上班,这些在假期里积累的订单就会集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上险量,届时的数据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虽然整个市场的销量数据因为假期因素暂时不好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这份周报里,观察到各个品牌之间竞争格局的微妙变化。
首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把交椅,还是被比亚迪牢牢地坐着。
尽管它在这一周的销量也下降了37.3%,但依然卖出了5.79万辆。
这个成绩有多厉害呢?
它比排在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销量加起来还要多。
这充分说明了比亚迪在市场上的统治力是多么稳固,它的规模和市场基础已经达到了一个让对手难以企及的高度。
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吉利旗下的银河系列和上汽通用五菱。
它们分别卖出了2.38万辆和1.67万辆。
这两家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传统汽车大厂,它们的优异表现说明,这些曾经被认为在电动化转型中步伐较慢的“大象”,一旦下定决心发力,凭借其深厚的造车经验、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同样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新能源市场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大家最关注的造车新势力阵营里,这一周的排名可以说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之前一直被热议的“蔚小理”这次表现相对平淡,理想汽车卖了0.57万辆,小鹏汽车卖了0.65万辆。
反倒是零跑汽车,以0.99万辆的成绩冲到了新势力榜单的第一位。
更引人注目的是问界和小米,它们分别以0.76万辆和0.74万辆的销量紧随其后。
特别是小米汽车,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市场不久的“新兵”,就能迅速跻身第一梯队,这个表现确实非常亮眼,也证明了其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策略的成功。
当然,这份榜单里最让人意外的,可能就是特斯拉了。
在这一周,特斯拉的销量只有0.50万辆,和前一周相比,暴跌了74.3%,是所有主流品牌里跌幅最大的之一,成了名副其实的“最惨巨头”。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可能会觉得,难道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卖不动了?
其实,这主要是和特斯拉独特的销售交付模式有关。
一直以来,特斯拉都习惯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比如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集中力量完成大量车辆的交付,以冲高季度财报的数据。
而到了下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比如十月初,它的交付节奏就会自然放缓。
这次国庆周正好处于第四季度的开端,叠加了假期车管所不上班的因素,就使得它这种周期性的销量波动被极大地放大了。
所以,这次的销量大跌,更多是其自身销售节奏和外部假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它的市场竞争力出现了问题。
说到底,我们看待市场变化,不能只盯着某一周的短期数据就下结论。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看看整个九月份,就会发现很多品牌才刚刚创造了月度销量的历史新高。
比如零跑汽车在九月份交付了超过六万六千辆车,小米汽车的交付量也超过了四万辆,市场的整体需求其实是非常旺盛的。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就在这个销量看似“惨淡”的第40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首次达到了50%这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这个数字的意义非常重大,它通俗地讲就是,现在每卖出两辆新车,其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选择,而是真正成为了主流,它取代燃油车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这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期坚持投入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随着假期结束,之前被暂时压抑的购车需求和积压的待上牌车辆,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集中释放,可以预见,十月份的汽车市场数据将会非常可观,迎来一波强劲的增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