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军带着小米SU7以21.59万起售价杀入纯电轿车市场时,行业惊呼"价格屠夫又来了"。如今,代号昆仑N3的小米第三款车路测视频曝光,这款增程式中大型SUV瞄准的正是15-20万家庭出行市场。伪装车现身北京工厂超充站的画面,预示着年底或明年初的发布会上,雷军很可能再次挥动定价屠刀。
小米的"价格屠刀"基因解码
从手机到汽车,小米始终遵循"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5%"的铁律。SU7比Model 3低3万的定价策略已验证其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北京工厂自建冲压车间和电池包产线的布局,使其单车成本比代工模式降低约12%。这种规模效应在增程SUV领域或将放大,昆仑N3的BOM成本控制可能比竞品低15%-20%。
增程SUV市场的价格真空带
当前中大型增程SUV呈现两极分化:理想L6与问界M5占据25万以上高端市场,深蓝S7、零跑C11守在15万入门线。而18-22万区间仅剩哪吒L等少数选手,这正是小米最擅长的"田忌赛马"战场。参考SU7定价比竞品低10%-15%的规律,昆仑N3基础版极可能卡位16.99万,直接击穿家庭用户心理防线。
成本控制的三大胜负手
昆仑N3被曝采用自研1.5T增程器,相比采购东安动力现成方案可降本8000-12000元。电池方面或选择30kWh磷酸铁锂组,对比宁德时代同类产品有约2万元价差优势。更值得关注的是其6/7座可变架构,专利显示座椅模块化设计能使生产线通用化率提升40%,这正是理想L8专利壁垒外的突破口。
终极价格博弈方程式
综合供应链信息,昆仑N3可能推出双版本组合拳:基础版6座+200km纯电续航锚定16.99万,高阶版7座+激光雷达上探21.99万。对比理想L8的32万起售价,形成"配置相近价格低30%"的降维打击。这种定价或将改写增程SUV的性价比标准,就像当年小米手机让旗舰配置进入千元机时代。
家庭出行市场的鲶鱼效应
昆仑N3的出现可能加速增程技术成本下探,倒逼行业重新审视6/7座SUV的定价体系。但挑战同样存在:当"年轻人的第一辆增程SUV"遇上家庭用户对安全性的极致苛求,小米能否复现手机时代的性价比神话?答案或许就藏在那段大胆拍摄的路测视频里——毕竟敢把伪装车开进超充站,本身就是对产品力的自信宣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