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买无极DS625X,除非你能接受座高175cm以下骑手难以落地、保养费用高且非铺装路面表现差的三大硬伤

我最近翻了下笔记,发现无极DS625X的座高竟然达到了835mm。这不是小数目,这个高度对不少中小个子骑手真是个坑。我有个朋友才172cm,骑了半个月后直接一句市区通勤像走钢丝,双脚根本落不了地,只能踮着脚跑红绿灯,搞得他脚踝都酸了。对比我之前骑过的同价位ADV,比如雅马哈Ténéré 700,座高是875mm,但它的车身整体设计让腿部容积感更好,落地感其实还算稳。无极这835mm,看似比它低,但实际因为座垫设计偏硬,后半部分坐垫还要向前翘,导致短腿更难稳站。

想着这里先打住,我们后面再聊它的保养成本,顺便来个简单的心算。有车主算过,无极DS625X保养间隔很短,只有6000公里一次。咱们粗略算下,一年跑两万公里的话,得做3-4次保养,每次至少要600元,保守算3次1800元。再算点滤芯啊工时费,保守估计2000块一年跑不掉。相比之下,我之前帮一位朋友算过一辆川崎Versys 650,保养周期10000公里一次,单次保养不到500元,年均也就是1000元多点,差别可真不小。很多用户没想到中排量ADV的养护差别能这么大。

千万别买无极DS625X,除非你能接受座高175cm以下骑手难以落地、保养费用高且非铺装路面表现差的三大硬伤-有驾

这让我联想到供应链这块,像无极这么新进品牌,在油品和配件上对供应链的依赖其实挺重。厂家指定的专用机油往往不是大范围流通的品牌,得自己专门调配,类似做爆款蛋糕,你的面粉得找特定供应商,换别家的可能口味就跑偏了。所以保养频次短且专用材料限制,成本自然上来了。

千万别买无极DS625X,除非你能接受座高175cm以下骑手难以落地、保养费用高且非铺装路面表现差的三大硬伤-有驾

转折聊聊操控感受。无极DS625X的减震调校偏公路,225mm的前后减震行程看上去很诱人,号称多功能ADV,但其实一入砂石和坑洼路面,那颠簸感直接传到屁股,再加上车身重心偏高,骑手得不停用力调节姿态来维持平衡。对比我以前跑过的宝马F750GS,它的减震硬度和行程搭配均衡,越野虽不激烈,但通过性和安全感满满。无极这点表现,实操体验远不如真ADV。我一朋友开玩笑说:这车越野就是开个漂亮跑车去抖吧。听着有点狠,但不无道理。

这不禁让我怀疑,无极是不是更想抢城市旅行和轻度越野市场,而不是硬核的矢量越野骑士?这猜测不算确切,只是从车辆调教和用户反馈猜的,可能有偏差,谨慎采信。

说到细节,我还想吐槽它的TFT仪表启动慢,点火后一两秒空白,这对急性子特别烦。曾有销售调侃说:这慢半拍,是让你先冷静下。其实这倒也算给了我个缓冲时间,毕竟抓起油门前,先稳一稳也是好事。降挡体验也不佳,快速降挡得配合补油,不然感觉顿挫明显,新手很容易磕车。这和我之前接触的一线研发朋友谈过,调校师要在舒适和平顺之间找平衡,早期阶段总会有折中。

千万别买无极DS625X,除非你能接受座高175cm以下骑手难以落地、保养费用高且非铺装路面表现差的三大硬伤-有驾

价格方面无极DS625X上市时官方定价32999元,后来官方促销降到了31999元,我个别买早期版本的朋友心里挺不平衡,买贵了的感觉挺难受。汽车和摩托市场价格浮动快,像这事挺常见,但买家心理接受度不一致罢了。

千万别买无极DS625X,除非你能接受座高175cm以下骑手难以落地、保养费用高且非铺装路面表现差的三大硬伤-有驾

再回顾我文章开头提的车辆适合人群,如果你身高超过175cm,城市和公路跑居多,而且预算宽裕,愿意承担高保养费用,选这款其实没毛病,动力和公路巡航表现还是在线的。但如果你喜欢玩烂路,或者不想每年多花两千大洋在保养上,千万别冲。

对了,你们觉得中排量ADV,究竟是越野能力重要还是公路舒适度更关键?我老是纠结这两者平衡,因为每多一分越野调教,舒适性就得让步,只是没找到很好的中间值(这段先按下不表)。下次聊聊这个,顺便聊聊同级其他车型的跨界定位和真实用车感受。

最后抛个问题给你们:如果非得选一款座高650mm左右的中排量车型,保养不过于频繁,且偶尔能下地的ADV,你会优先考虑哪些?我这儿也许能给出一些意外答案。

千万别买无极DS625X,除非你能接受座高175cm以下骑手难以落地、保养费用高且非铺装路面表现差的三大硬伤-有驾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