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出了仰望U8,为什么还要再整个仰望U8L出来?
这个问题本身,就充满了行为艺术的气息。就好像你问一个刚表演完胸口碎大石的猛男,为什么还要再表演一个铁锅炖自己?答案不是很明显吗?因为观众爱看,因为他觉得还能更颠一点。
仰望U8是什么?它是一个宣言,一个技术图腾,一个比亚迪用来告诉全世界“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就是技术雷电法王”的大喇叭。原地掉头、水上漂,这些功能讲真,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一次。我既不会开着一百多万的车去沙漠里寻找失落的古文明,也不会在城市内涝时开着它去公司打卡,我只会心疼我的车漆。
但这些功能必须有。为什么?因为它解决了新能源车主一个核心的痛点:如何在加油站对那些燃油车主进行精神上的降维打击。当别人还在讨论百公里几个油的时候,你直接一句“我的车能过河”,话题就终结了。U8的核心价值,不在于越野,而在于吹牛。它是一个社交硬通货,是一个移动的“666”弹幕发射器。
所以,U8的目标用户画像非常清晰:一群不差钱,且追求极致“表演性”的先锋玩家。他们买的不是车,是一个大玩具,是一个能证明自己“跟得上时代”的徽章。
那U8L呢?坏了菜了,这才是比亚迪真正的杀招,是图穷匕见的那个“见”。
如果说U8是比亚迪派出去打闪电战的特种部队,负责在舆论高地上插旗。那么U8L就是开过来的重装甲集团军,它的目标不是插旗,是碾压,是占领,是把传统豪华品牌的阵地直接给你扬了。
你看它的变化,轴距加长200毫米,取消了外挂小书包,整个车身姿态从一个准备去野外撒欢的猛男,变成了一个穿着高级西装、要去签几百亿合同的霸道总裁。这传递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比亚迪不满足于只赚“玩具”的钱了,它要开始抢“工具”的生意了。
谁的生意?奔驰GLS、宝马X7、路虎揽胜的生意。
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拥趸,他们买车的核心诉求是什么?真的是那点所谓的德味、英伦风情吗?拉倒吧。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巨大的、移动的、充满威严的“铁盒子”,来向外界宣告自己的社会地位。车内空间要足够大,大到能让客户在后排跷二郎腿;气场要足够强,强到能在停车场里自动获得“C位”待遇。
比亚迪想得很明白,U8是用来打广告的,U8L才是用来收租的。前者负责仰望星空,后者负责脚踏实地地数钱。
什么“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升级”,什么“主动防晕调节功能”,这些技术名词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你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就特别简单。前者就是给这个铁盒子装上了顶级的“金钟罩铁布衫”,让老板们在过减速带的时候,手里的咖啡不会洒出来。后者更狠,直接解决了老板们带一车高管出去团建时,后排那几个倒霉蛋可能会晕车的问题。
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这是把用户需求研究到了毛细血管里。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把比亚迪想得太腹黑了,但转念一想,这年头的车圈,不腹黑的都成盒了。这不是存量竞争,这是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玩“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
然后就是内饰和设计。什么中轴对称,什么泰然空间,什么紫灰配色。讲真,我上一次见到这么用力的设计,还是在某个洗浴中心的VIP包房里。当然,那里的配色更直接一点。但U8L把它搞得很有文化,很有东方美学,这就叫“师出有名”。最典中典的是那三片24k真金打造的甲骨文龙鳞,这已经不是车标了,这是法器。彰显的不是尊贵,是一种近乎原始的图腾崇拜,仿佛在说这车不是工业品,是从神话里开出来的。
奔驰车主靠三叉星标获得信仰加成,仰望U8L车主直接靠三片真金龙鳞获得物理超度。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打法。传统豪华品牌还在跟你聊历史、聊传承、聊血统,比亚迪直接把一本《山海经》拍你脸上,然后告诉你,我的神兽不仅跑得快,乘坐体验还像是移动的任意门,甚至还能帮你理财。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那些所谓的豪华品牌,我知道它们的逻辑。它们最值钱的就是品牌本身,是一种玄学。但这种玄学正在被另一种更野蛮、更不讲道理的“新玄学”所冲击。当一个产品在物理层面上好到让你无法拒绝的时候,所谓的品牌信仰就会开始动摇。
但你又觉得它疯了。在这样一个所有人都追求性价比的时代,它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地向上拱,加大加大加大,用料、技术、尺寸、价格,全都在加大。这是一种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卡位。它在用U8L告诉所有对手:百万级SUV的市场,规则要改一改了。以前是比谁更“贵族”,现在是比谁更“变态”。
所以,有了U8为什么还要U8L?
因为U8是比亚迪写给这个时代的一封情书,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
而U8L,是比亚迪寄给所有对手的一封战书,上面就写了四个大字: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