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第1周硬派越野销量遇冷?仅1款破千,坦克300第4,豹8未进前10
最近刷汽车垂直媒体,从懂车帝到汽车之家全在讨论一个话题——2025年10月第1周(10月1日-10月7日,也就是国庆黄金周)硬派越野车销量数据出炉,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整个硬派越野榜单里,只有1款车型周销量破千台!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直被称为"越野顶流"的坦克300居然只排第4,而呼声最高的豹8甚至没挤进前10!
要知道,这可是国庆黄金周啊,按理说应该是硬派越野的"收割季"(毕竟自驾游、穿越游需求暴涨),结果反而集体"熄火"?
评论区炸锅:"硬派越野是不是凉了?""30万预算还该不该买越野车?"
今天咱就来扒扒,10月第1周这波"反常"销量背后,到底发生了啥。
10月第1周硬派越野为啥"哑火"?这1款破千的车到底是谁?
先把数据摆桌面上,2025年第40周(也就是10月第1周,10月1-7日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硬派越野车市场的销量榜单出来了,结果让不少人看傻眼。榜单前10里只有1款车周销破千——那就是坦克500新能源,周销1100辆(0.11万辆)拿下第一。
没错,你没看错,不是大家以为的坦克300、不是BJ40、更不是豹8,而是售价33.5万-37.5万的坦克500新能源!
这价格段的越野车能在国庆周卖出1100台,乍一看好像挺厉害,但仔细琢磨就发现不对劲了——整个榜单第二名到第十名全都是几百台的销量,北京越野BJ40增程版周销900辆排第二,坦克400新能源和坦克300都是800辆并列第三第四,方程豹豹5和北京BJ40燃油版都是700辆并列第五第六。
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数据有问题,国庆黄金周不是应该越野车卖疯吗?
川藏线、新疆环线、内蒙古草原,到处都是自驾游的队伍,怎么硬派越野车的销量反而这么惨淡?
结果仔细一扒才发现端倪——10月第1周这个时间点,恰好撞上了两个"销量杀手"。
第一个杀手是经销商的促销节奏彻底乱了套。多家品牌经销商在9月底为了完成第三季度的销售KPI,提前把10月的优惠放了出来。比如坦克300在9月最后一周降2万,BJ40也给出了所谓的"国庆特惠"(实际上是9月底提前促销),导致大量本来打算10月国庆买车的客户在9月25-30日这几天就把车提走了。
到了10月第1周真正的国庆假期,经销商手里既没现车、优惠力度又回落到正常水平,销量自然就"哑火"了。
这就好比超市大促销提前到月底最后三天,等到下个月初大家以为还有优惠的时候,发现啥都恢复原价了,谁还买账?
第二个杀手更有意思,那就是用户消费习惯变聪明了。2025年国庆假期期间,大量想买硬派越野车的潜在用户选择了"先租后买"这条路。根据神州租车公布的数据,国庆期间硬派越野租赁订单同比暴涨320%,坦克300、坦克500、BJ40成了租赁爆款。
用户的逻辑很简单也很实在:花3000块租7天先试试手感,越野路况怎么样、油耗高不高、通过性够不够强,全都摸清楚了再决定买不买,反正也不着急这几天下单。
这一波"理性消费"把10月第1周的购车需求往后拖了,很多人租完车回来发现"哎呀越野车油耗太高了"或者"市区停车太不方便了",就劝退自己不买了。
至于坦克500新能源为啥能在这种惨淡的大环境下破千拿第一?
原因也挺现实的。它是新能源混动车型,解决了传统硬派越野车"油老虎"的痛点,综合油耗能控制在7升/百公里左右,比纯燃油版坦克300的12-14升/百公里省了一大半。其次33.5万的起售价虽然不便宜,但在硬派越野里属于"高端实用型"——既有面子(中大型SUV、非承载式车身、三把锁),又有里子(新能源省油、智能配置丰富)。
再加上国庆期间不少经销商给坦克500新能源准备了现车(因为这车产能相对充足),有钱又想玩越野的客户就下单了。
说白了,坦克500新能源能破千,是因为它踩对了"新能源+高端越野"的双重需求点,其他车要么太便宜没面子、要么太贵买不起、要么纯燃油费用高,自然就被甩开了。
坦克300掉到第4、豹8跌出前10?这些"越野明星"到底怎么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坦克300不是一直稳坐"国民越野车"宝座、月销破万的"销量扛把子"吗?
豹8不是比亚迪和华为联手打造、号称"智能硬派越野天花板"的旗舰产品吗?
怎么10月第1周国庆黄金周期间就不行了?
坦克300周销800辆只能排第四,豹8更是连前10都没进去,这背后到底发生了啥?
先说坦克300这个"老大哥"。数据显示,10月第1周坦克300周销只有800辆(0.08万辆),和坦克400新能源并列第四,这成绩放平时肯定不正常。但结合背景就能理解了——坦克300在9月底经历了一波"透支式促销"。
具体来说就是9月25-30日这短短6天时间里,全国多地经销商放出了"国庆特惠"(综合优惠2-2.5万),力度比平时大太多了。
大量9月份还在观望、犹豫的客户一看这优惠幅度,就下单提车了。根据统计,9月最后一周坦克300单周销量飙到了2800台,相当于把10月第1周和第2周的销量提前透支掉了。
到了10月1日国庆假期真正开始,优惠力度回落到正常水平(综合优惠1万左右),加上经销商手里热门配置的现车告急——比如黑武士版、越野性能包这些爆款配置基本被9月底那波客户抢光了——导致10月第1周出现了"有需求但提不到车"的尴尬局面。很多客户国庆假期兴冲冲跑到4S店想提辆坦克300去川藏线自驾,结果销售说"您要的配置没现车,得等10月中旬",客户当场就懵了,这还玩个屁的自驾游啊。
老用户的吐槽在网上发酵得越来越厉害。在汽车之家、懂车帝这些论坛上,坦克300车主疯狂吐槽"变速箱顿挫""油耗偏高"的问题。
实测数据显示,坦克300的百公里油耗普遍在12-14升,比官方宣传的数据高出2升左右,跑长途的时候油费支出相当吓人。
而且2025年10月初网上还爆出了"部分2024款坦克300变速箱异响需召回维修"的消息(虽然官方还没正式回应,但各大论坛讨论得沸沸扬扬),劝退了一批准车主。很多人本来国庆假期打算下单坦克300,结果刷到这些负面消息就犹豫了:"先等等看吧,万一买了真有质量问题怎么办?"
再看豹8这个"新晋网红"。豹8是比亚迪和华为在2024年11月12日联合发布的高端硬派越野SUV,售价37.98万-40.78万,号称搭载了DMO越野平台、华为智驾ADS系统、云辇智能悬架这些顶级配置,上市首周交付818台,60天交付破万台,市场热度一度非常高。
但10月第1周的周销量数据显示,豹8只有几百台的销量,连前10都没挤进去,这确实让人意外。
原因其实也不复杂。是产能爬坡的问题还没彻底解决。豹8采用了大量新技术——DMO超级混动平台、华为ADS 3.0智驾系统、云辇-P智能液压悬架——这些技术虽然先进,但供应链整合难度大、生产工艺复杂,导致产能一直上不去。
10月第1周国庆期间,全国到店的豹8现车估计不到500台,大部分订单还在排队等交付(官方说法是"10月中下旬批量交付")。
很多客户国庆假期跑到方程豹的门店想看车、试驾,结果销售说"现车没有,试驾车也约满了",客户当场就没兴趣了。
其次是用户在观望"真实越野能力"到底怎么样。豹8虽然账面数据很猛——接近角27°、离去角30°、纵向通过角23°、涉水深度900mm——但毕竟上市才不到一年,真实越野场景下的表现还没有足够多的口碑积累。
10月第1周恰好有一些汽车博主发了豹8"穿越川藏线""挑战阿拉善沙漠"的测评视频,结果发现"悬架调校偏硬、烂路颠簸感明显""智能四驱系统在极限越野时响应速度不够快"这些问题。
评论区一堆人说"再等等看,等车主真实反馈多了再决定买不买"。毕竟接近40万的价格不是小数目,大家都想等口碑彻底发酵了再下手。
最后是价格段的尴尬。37.98万起售价让豹8和坦克500(33.5万起)、坦克700(42万起)、甚至丰田普拉多(44.98万起)正面硬刚。但坦克品牌在越野圈的"信仰值"更高(毕竟是国产越野的老大哥,用户基数大、改装配件丰富、维修保养方便),丰田普拉多的全球口碑和保值率更是硬通货。
豹8作为新兵,虽然配置豪华、技术先进,但在"越野可靠性"和"品牌溢价"这两方面还得拿时间来证明自己。
很多潜在客户的心态就是:"豹8确实不错,但我先观望半年,看看其他车主的真实反馈,再决定要不要买。"
说白了,坦克300是"9月底透支了销量+负面口碑发酵"的双重打击,豹8是"产能跟不上+口碑还在积累+价格段竞争激烈"的三重困境。10月第1周的销量数据只是短期波动,不代表这两款车真的不行了,但也确实暴露出了各自的问题。
硬派越野市场真的"凉了"?还是在经历"阵痛期"?
现在核心问题来了,10月第1周这波"集体哑火",到底是偶然现象,还是硬派越野市场真的在走下坡路?
网上吵得最凶的就是这个话题,有人说"硬派越野是伪需求,注定小众",也有人说"只是短期调整,长期看好"。
咱们得从大环境和深层逻辑来分析分析。
从市场大盘来看,硬派越野市场其实没凉,只是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理性竞争"的转型阵痛。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国内硬派越野车累计销量约18.5万台(这个数字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左右),虽然增速比2024年的腰斩了,但绝对销量还是在涨的。
问题在于,市场从"蓝海"变"红海"了——2022年的时候硬派越野就坦克系列、BJ40、牧马人这么几个玩家,市场盘子虽然小但竞争不激烈。
到了2025年一下子涌进来豹5、豹8、猛士917、坦克700、方程豹5、哈弗H9新款这十几款新车,单车销量被摊薄很正常。就好比以前一个县城只有3家火锅店,每家月入10万没问题;现在开了30家火锅店,每家月入3万就不错了,但整个火锅市场的总收入其实是增长的。
用户需求从"尝鲜跟风"变成了"挑剔理性",这是更深层的变化。2022-2023年那会儿,很多人买硬派越野是跟风(看别人开坦克300去川藏线很酷)或者情怀(小时候梦想开吉普穿越沙漠),对产品缺点的容忍度高。
但2025年的用户精明多了——买之前先去汽车之家、懂车帝看车主吐槽,去神州租车、一嗨租车体验真车一周,去越野公园测试通过性,发现"油耗高、舒适性差、停车难、日常通勤不方便"后就劝退自己。
10月第1周有个话题冲上懂车帝热搜——"30万买硬派越野每年跑不到5000公里,到底值不值?"
底下全是车主现身说法:"买了坦克300一年跑了3000公里,其中2500公里是市区通勤,真正越野就去了2次,油费、保养费算下来每公里成本3块钱,心在滴血。"
这种真实反馈一传播,让很多潜在客户打消了购买念头。
新能源和混动技术正在"改造"硬派越野的基因,这也是10月第1周坦克500新能源能破千的核心原因。传统硬派越野都是"大排量燃油车"——坦克300的2.0T、BJ40的2.3T、牧马人的2.0T——油耗动辄12-15升/百公里,跑长途的时候油费支出相当吓人。
但2025年豹8(DMO混动)、猛士917(增程式)、坦克500新能源(Hi4-T混动)一出来,把综合油耗压到6-8升/百公里,长途越野成本省一半还多。
这让老牌燃油越野车压力巨大——要么降价促销抢市场份额(比如坦克300 9月底降2万就是被逼的),要么加速推混动版(坦克300 Hi4-T版预计2025年底上市)。10月第1周销量低迷,某种程度上也是"用户在等混动版"的观望情绪在发酵。
很多人的心态就是:"我不着急,等坦克300混动版、BJ40混动版上市了再买,反正现在油价这么贵,燃油版买回去就是烧钱。"
使用场景也在"倒逼"市场洗牌。2025年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进一步收紧燃油车限行,硬派越野作为"油老虎"首当其冲——北京五环内工作日限行尾号更严格,上海外牌限行时段扩大到早晚高峰。同时真正的"硬核越野路线"(比如无人区穿越、极限攀爬)对普通用户来说门槛太高、风险太大,大部分人买硬派越野就是"城市代步+周末郊游",实际用不上那么强的越野性能。
这导致市场出现分化——真越野玩家开始选坦克500、牧马人、普拉多这种"纯种越野",城市用户转向豹8、坦克400这种"越野+舒适兼顾"的混动车型。
10月第1周的销量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坦克500新能源(混动+高端)破千,坦克300(燃油+入门)只有800辆,方程豹豹5(混动+降价)700辆——新能源混动车型的市场接受度明显更高。
说白了,硬派越野市场不是凉了,而是从"无脑买买买"进入了"冷静期"——用户更理性、产品更卷、技术路线在切换、收紧。10月第1周的销量低迷,恰恰是这个"阵痛期"的缩影。
未来能活下来的硬派越野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新能源混动(解决油耗问题),第二是智能化(解决舒适性和便利性问题),第三是价格合理(20-40万的主流价格段)。
做不到这三点的车型,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纠结吗?
10月第1周销量数据一出,评论区成了"辩论大会",各种观点满天飞。咱挑几个高频问题聊聊,看看能不能给大家解解惑。
第一个问题:"硬派越野销量不行,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品类要淘汰了?"
这问题问得挺极端的,答案肯定是不会淘汰,只是在"进化"。就像SUV当年从小众玩具变成家庭刚需一样,硬派越野也在从"纯越野工具"变成"多场景用车"。
2025年的趋势很明显——混动越野(豹8、猛士917、坦克500新能源)、智能越野(搭载华为ADS系统、高通8155芯片)正在崛起,它们既保留了越野能力(四驱、差速锁、大梁结构、高离地间隙),又解决了油耗高、舒适差、智能化不足的痛点。未来5年,硬派越野肯定不会消失,但"纯燃油大排量"的传统越野车会越来越少。
就好比现在街上还能看到老款吉普牧马人,但新买的人基本都选混动版或者电动版了。
第二个问题:"30万预算买硬派越野,现在是好时机吗?
还是等等再买?"这得分情况讨论。如果你是"真越野玩家"(每年至少跑2次长途穿越、经常走烂路、喜欢改装),现在可以出手——9月底-10月促销季,坦克300、BJ40优惠力度大(综合优惠2万+),而且燃油版技术成熟、改装配件丰富、维修保养方便。
但如果你是"城市代步+偶尔郊游",建议等到2025年底或者2026年初——坦克300 Hi4-T混动版、BJ40混动版会陆续上市,技术更成熟、油耗更低(预计综合油耗6-7升/百公里)、使用成本省一半,那时候再买性价比更高。
毕竟硬派越野不是快消品,多等几个月换来更好的产品,绝对值得。
第三个问题:"豹8跌出前10,是不是说明比亚迪做硬派越野不行?"
下这结论太早了!豹8才上市不到一年(2024年11月12日上市),10月第1周销量低主要是"产能爬坡慢+现车不足+口碑还在积累",不是产品力不行。
实际上,豹8的技术参数是同级最顶的——DMO越野平台(纵置四驱+三把锁)、华为ADS 3.0智驾系统、云辇-P智能悬架(可以智能调节软硬高低)、1200公里综合续航——这些配置放在37.98万的价格段,性价比相当高。
真正考验豹8的是"2025年底-2026年初的口碑发酵期"——如果车主在川藏线、无人区穿越、阿拉善沙漠这些极限场景中证明它真能打,销量肯定会起飞;但如果暴露出"技术激进导致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比如悬架故障率高、混动系统匹配问题),那就真的悬了。
现在就是"用时间换口碑"的阶段,着急下结论没意义。
第四个问题:"坦克500新能源为啥能破千?
混动越野真的是未来趋势吗?"坦克500新能源能在10月第1周破千,不是偶然。它解决了传统硬派越野"油老虎"的痛点——搭载Hi4-T混动系统,综合油耗7升/百公里左右,比纯燃油版坦克300省了一半油费。
其次33.5万-37.5万的价格段覆盖了"中产精英"这个核心人群——既买得起,又有面子(中大型SUV、非承载式车身)。
再加上新能源车型享受购置税减免、部分城市绿牌,实际落地价比燃油版还便宜。至于混动越野是不是未来趋势?
答案是肯定的。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包括混动和增程)占比已经达到,比2024年同期的大幅提升。
未来3年,混动越野车占比预计会突破。
原因很简单——用户既要越野能力(应对烂路、穿越),又要低使用成本(日常通勤),混动车型是唯一能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的解决方案。纯燃油越野车会越来越小众,成为"硬核玩家专属"。
结语
从2025年10月第1周这波销量数据就能看出,硬派越野市场早就不是"无脑上新就能爆"的时代了。现在拼的是"技术硬不硬、成本低不低、口碑行不行"。
坦克300掉到第4,不代表它不行,只是9月底透支了销量、加上老用户吐槽发酵;豹8跌出前10,不代表比亚迪不行,只是产能和口碑还在爬坡期。
真正的赢家是那些"看清用户需求、敢于技术创新"的品牌——比如坦克500新能源用"混动技术"破解油耗难题、比如豹8用"华为智驾+DMO平台"重新定义智能越野。
硬派越野市场不是凉了,而是从"野蛮生长"进入了"精细化竞争"——用户更理性(先租后买、看口碑再下单)、产品更卷(混动、智能、配置全面升级)、技术路线在切换(新能源替代燃油)。10月第1周的销量低迷,恰恰是这个"阵痛期"的缩影。
能活到最后的硬派越野车,必须做到三点:新能源混动(解决油耗)、智能化(解决舒适性)、价格合理(20-40万主流价格段)。
做不到的车型,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30万买硬派越野,你会选"现在降价促销的燃油坦克300"(优惠2万、技术成熟、改装配件多),还是"等几个月上市的混动新车"(油耗更低、技术更新、使用成本省一半)?
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