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

汽节车社丨蒋俊

东风日产的“单极危机”说了很多年了,但任谁也没有想到,轩逸的销量简直稳定到令人发指。

最新公布的9月份销量数据显示,东风日产轩逸的销量再次稳定突破26000辆,自今年3月份始,轩逸月销量分别为20784辆、24458辆、28618辆、24447辆、26337辆、27695辆,长期稳居国内车市总盘的销量前五。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如此夸张的市场表现,让几乎所有分析看衰东风日产未来的观点,都成了笑话,“两代同堂”销量统计法尽管被人诟病,但即便将车型销量拆解,也不妨碍两款新老轩逸跻身热销行列,因此也有理由认为,9月份刚刚完成工信部申报的第15代轩逸,极有可能与现售车型形成“三代同堂”的局面。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先别急着吐槽第15代轩逸依旧采用祖传的1.6L+CVT的动力组合,在“稳中求变”这一块,东风日产是相当有话语权的,如何精准命中“反智”消费者,绝对是东风日产的杀手锏。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因为必须要承认的是,在国内庞大的基层消费市场中,尤其在10万级家用车型的准用户群中,存在着一种看似“反智”的购车逻辑,这种逻辑总结起来就是,对陈旧成熟技术的极端信任,对稳定性的极端追求,以及对任何新技术的极端恐惧。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那台老旧的HR16发动机+CVT变速箱,几乎没有任何技术亮点,动力水准放在如今这个年代,堪称孱弱,但经过数十万车主的“人肉测试”,这套动力组合的稳定程度,几乎可以让消费者在整个“轩逸生涯”中充当“甩手掌柜”的角色,完美契合了车主“买车是用来伺候我,而不是我伺候它”的核心诉求。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但是,这里必须还得赘一句“但是”,轩逸单极依赖症对东风日产来说,依旧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比如类似比亚迪秦PLUS DM-i引发价格战的颠覆再来这么几次,A级车市场极有可能产生剧烈波动,这就意味着,占品牌总销量40%甚至50%的轩逸,这种畸形且夸张的销量占比,将一朝威胁日产的业绩报表、经销商生存甚至是工厂运转。

这也是为什么第15代轩逸依旧不敢“大动干戈”的核心原因。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当然,东风日产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奇骏三缸危机”还历历在目,楼兰、途达的边缘化、e-POWER的反响平平、如今毫无存在感的Ariya都在时刻提醒东风日产切记要小心谨慎,哪怕“技术日产”成了一个笑话,也绝对不能冒险打破现状。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稳”在第15代轩逸小打小闹的换代,“变”在日产N7的“模式验证”,自今年3月份始,日产N7销量一路走高,并在8月份完成破万里程碑。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不俗的销量表现意味着,对日产这家老牌车企而言,基于深度本土化研发和供应链合作这条路完全行得通,事实上,包括马自达、丰田等备受新能源困扰的合资品牌在内,放下身段改由中方主导的“反向合资”策略已经收到成效,比如马自达EZ-6,有望月销过3000辆,广汽丰田铂智3X更是交出了月销7000多辆的佳绩。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包括日产N7以及即将上市的日产N6在内,虽说有能力成为东风日产新的增长极,但彻底改变长期依赖轩逸的“单极”格局,还为时尚早。

从第15代轩逸到日产N7 深度剖析东风日产的“稳中求变”-有驾

因为“反向合资”的方式要承担持续侵蚀品牌价值和利润空间的风险,另外,产能爬坡不及时导致交付周期较长等问题,已经在日产N7上有所体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