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新势力思维理解本田,飞度不是卖不动,而是不装了

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我,说飞度是不是不行了,卖不动了,要被时代淘汰了。

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想笑。

这是一种典型的,用新势力那套“不进则死”的互联网思维,去强行理解传统车企的“草台班子”逻辑。

别用新势力思维理解本田,飞度不是卖不动,而是不装了-有驾

讲真,完全驴唇不对马嘴。

飞度不是卖不动了,而是不装了,摊牌了。

人家压根就没想在牌桌上跟你一板一眼地玩德州扑克,人家的策略是趁着关门前,把场子里的花生毛豆全揣兜里带走。

所谓“清库周期”,说白了就是散伙饭。

四代飞度要中期改款,老的库存自然要清掉。这跟餐厅晚上打烊前,把卖不掉的烧鹅半价处理一个道理。

你能说这烧鹅不香吗?不,它比正价的时候香疯了。

全国库存不足三成,热门颜色一车难求,这不叫卖不动,这叫最后的狂欢。如果一个东西真的没人要,那它的宿命是在仓库里长蘑菇,而不是被黄牛加价。

这个逻辑很朴素,但很多人就是想不通。

因为他们被新势力那套“周销量”、“月战报”给PUA瘸了,觉得不在榜单前十就是垃圾。

醒醒,朋友。人家本田玩儿车的时候,很多新势力的PPT都还没开始画。

别用新势力思维理解本田,飞度不是卖不动,而是不装了-有驾

飞度这车最核心的价值,不是什么零百加速,也不是什么智能座舱,而是一种“秩序的破坏者”身份。

在一个所有A0级小车都在拼命减配,告诉你“够用就行”的年代,它上来就给你标配ESP车身稳定符,给你侧气囊,给你胎压监测。

高配甚至还有Honda SENSING。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在一群修仙者还在苦哈哈练气的时候,有一个家伙直接掏出了一把冒蓝火的加特林,虽然子弹不多,但是姿态做足了。

大家都是卖七八万的小车,凭什么你就这么秀?

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哥们儿是来掀桌子的。

然后就是那个被说烂了的空间。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的车也不算少。但飞度的空间,我每次看,都觉得它在跟我玩一种很新的玄学。

它的A柱设计,仪表台布局,给你一种开阔感,这是一种心理按摩。

但后排那个腿部空间,那不是按摩,那是直接给你整了个VIP包房。800mm,很多B级车听到这个数字都要一个趔趄。

这就好比一个压缩毛巾,看着就那么点大,扔水里,“嘭”一下,变成了一条浴巾。

飞度的后排就是车圈的压缩毛巾。

我一个朋友,一米八五的大汉,有次喝多了坐我之前的GK5后排,下车的时候一脸茫然,问我:“诶?我刚才是不是坐你车里了?我怎么感觉跟坐了个埃尔法似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这种“小车大空间”的悖论式体验,是本田的道,是刻在DNA里的东西,别人学不来。

至于动力,更有意思了。

很多人都在哀嚎,说四代飞度从131匹砍到了124匹,GK5的“平民超跑”荣光不再。

是是是,数据是下来了。

但这就像一个绝世高手,以前是外功刚猛,一拳能打死一头牛。现在人家转修内功了,看着文质彬彬,但一口真气喷出去,照样能震碎你的五脏六腑。

那个G-Design Shift技术,就是它的内功心法。

它让加速变得更平顺,城市里低速跟车,那种丝滑感,反而比之前“一脚油窜出去”的GK5要舒服。

这是一种成熟,一种“悟了”的表现。

当然,你非要找回当年的感觉,改装潜力还在那儿摆着。这车就像个乐高,稍微动动手,动力提升10%跟玩儿一样。

所以你看,它不是不行,是它给了你选择权。你可以选择安稳过日子,也可以选择继续当那个街上最靓的仔。

但以上说的这些,技术、空间、动力,都只是皮相。

飞度最恐怖的,是它的用户信仰,是那个近乎“邪教”的圈层文化。

你买个别的车,车友会可能就是聊聊哪家加油便宜,哪个修理厂不坑人。

飞度车友会是什么画风?

把车改成咖啡车,改成移动书店,改成一个能睡觉的露营床车。他们不是在用车,是在“玩”车,是在进行二次创作。

别用新势力思维理解本田,飞度不是卖不动,而是不装了-有驾

这已经脱离了交通工具的范畴,变成了一种社交货币,一种亚文化的图腾。

一个95后车主跟我说,飞度圈的创造力,是电车给不了的温度。

我当时听了就想反驳,但想了想,他说得好像有道理。

电车圈,大家都在比谁的屏幕大,谁的算力高,谁的自动驾驶能更快地把我送进ICU。一切都是冰冷的参数。

而飞度圈,他们在比谁的生活更有趣。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这就像你问一个果粉,为什么年年买苹果?他会跟你讲生态,讲体验,讲设计。但说白了,就是一种信仰,一种“我就是喜欢”的非理性决策。

飞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燃油车里的“苹果”。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

当一台标配ESP、空间堪比B级车、省油耐造、还有一大帮狂热信徒陪你玩的“神车”,在它生命周期的末尾,把价格打到7万块。

这他妈的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已经不是买车了,这是在抄底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它稀缺,不是因为产品力不行了,而是因为这个疯狂的、不讲道理的、只认参数和屏幕的时代,可能再也容不下这样纯粹的“玩具”了。

所以,它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讲真,我不知道。在这个掀桌子内卷的时代,讨论“好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奢侈。或许,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一个传奇开始打折,懂的人,自然会用钱包投票。

这无关理性,只关乎一种,“再不买就没了”的情怀。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飞度选择了在成盒前,再蹦个迪。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