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荣建议新能源车购置税缓征

最近刷到一条新闻,看得我直呼有意思。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站出来说了句“大实话”:明年要开始收5%的新能源车购置税,能不能别一刀切?咱们缓缓来,搞个过渡期行不行?

这话一出,评论区立马炸锅了。有人说他是为行业考虑,也有人阴阳怪气说:“哎哟,这是燃油车日子不好过,想给自家新能源品牌再续两年命?”但说实话,咱作为普通消费者,真没必要急着站队。这事儿背后,牵扯的可不只是车企的利益,更是我们未来几年买车、用车的大方向。

税要来了,钱包先“颤抖”?

先说重点:从2026年开始,买新能源车要交5%购置税了。虽然现在还在减半优惠期,每辆车最多省1.5万,但好日子快到头了。想想看,一辆20万的车,多掏1万块,谁不肉疼?特别是那些原本就在油电之间摇摆的朋友,这一万多块,可能就是压垮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华荣提的方案挺“人性化”:明年1、2月先不动,3月起每月加1%,到6、7月才正式收5%。听起来像不像你妈催你起床?“再睡五分钟”,温柔过渡。这招其实挺聪明——车企能慢慢调整产能,经销商有时间清库存,消费者也不至于被突然涨价“打脸”。

朱华荣建议新能源车购置税缓征-有驾

可问题是,这“缓刑”真能解决问题吗?我觉得更像是“拖延战术”。该来的总会来,税不会凭空消失。

油电之争,早就该歇歇了

这些年,“油电大战”吵得跟过年放炮似的,噼里啪啦不停。电动车被捧上神坛,燃油车被说成“老咕噜棒子”,好像不开电车就不环保、不时尚。但现实呢?2024年全国卖出去的车,一半以上还是燃油车! 你说市场不认电车?显然不是。

更扎心的是出口数据。咱们国产车出海卖得最好的是谁?奇瑞、吉利、长城,主打的就是燃油车。为啥?因为很多国家没那么多充电桩,电价也贵,电动车在那儿根本不“真香”。你在国内开电车省钱,在国外可能比加油还贵,这不是笑话吗?

所以啊,一味地偏袒新能源,反而可能把燃油车技术“劝退”了。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硬功夫,没人愿意投钱研发,长期来看,整个产业其实是瘸腿走路。

朱华荣建议新能源车购置税缓征-有驾

新能源车,真的那么“无辜”吗?

别忘了,新能源这几年可是吃尽了政策红利。免购置税、送牌照、不限行……好处拿了一箩筐。可结果呢?技术同质化严重,大家拼的不是三电技术多牛,而是谁能把价格卷得更低。

你看现在的电车,外观一个模子刻的,内饰全是大屏,智能驾驶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L2级辅助驾驶也就那样。真正能在续航、充电速度、电池安全上做到顶呱呱的,没几个。 更有甚者,靠资本输血打价格战,搞得整个行业乌烟瘴气,这不是“劣币驱逐良币”是啥?

所以朱华荣这建议,表面看是给新能源“续命”,实则是提醒所有人:别躺在政策温床上了,该支棱起来自己走路了。

搁这儿,给你拉几款车对比对比

咱们不说虚的,直接上车。比如你预算20万左右,想买台靠谱的家用SUV,你会怎么选?

朱华荣建议新能源车购置税缓征-有驾

比亚迪宋PLUS DM-i,绝对是“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油耗低、绿牌优势、配置拉满,关键是销量摆在那儿,保值率也不差。但它的问题也很明显——纯电模式续航短,高速馈电时动力打折,智能化体验嘛……嗯,够用但不够“上头”。

再看本田CR-V燃油版,老咕噜棒子?人家全球累计卖了几百万台,可靠性没得黑。空间大、油耗稳定、开着顺手,二手车市场抢着要。缺点?没有绿牌,部分城市限行,科技感差点意思。但你要是在充电不方便的地方,它反而更省心。

还有个狠角色——深蓝S7,长安自家的新能源牌面。颜值在线,纯电+增程双选择,零百加速5秒级,智能化配置也堆得足,妥妥的“出片利器”。可问题来了,品牌力比不过比亚迪,服务网点也没那么密,万一哪天电池出问题,维修成本会不会让你气得蹦起来?

这么一比,你会发现:没有完美的车,只有适合你的车。 而税收政策如果一直倾斜,就会扭曲这种自然选择。

安全、舒适、智能化,电车真的赢麻了吗?

朱华荣建议新能源车购置税缓征-有驾

很多人觉得电车=高科技,坐进去就“上头”。确实,电车加速猛、安静、智能化起点高,L2级辅助驾驶普及率甩燃油车几条街。但你也得想想,半夜高速上趴窝,你是想找个加油站还是等拖车?

再说舒适性。电车底盘因为背着电池,普遍重心低,过弯稳,这是优势。可悬挂调校、隔音降噪这些功夫,还得看车企舍得不舍得下本。有些新势力为了堆配置,座椅软得像沙发,开久了腰酸背痛,这算哪门子“舒适性配置”?

安全性更不能忽视。电池怕撞、怕泡水、高温自燃风险虽已大幅降低,但事故后的维修成本依然“天塌了”级别。反观燃油车,碰撞后发动机坏了还能修,油箱漏了换一个,流程成熟多了。

那未来到底该怎么走?

我的观点很明确:“油电同权”才是正道。 税收公平、路权公平、宣传公平。让市场决定谁是“神车”,谁是“油老虎”。

朱华荣建议新能源车购置税缓征-有驾

新能源为节能减排立了功,这不可否认。但继续当“温室花朵”,只会让它失去战斗力。燃油车也有它的不可替代性,特别是在全球市场。

与其搞“你死我活”的技术斗争,不如让它们共存、竞争、互相促进。就像吃饭,有人爱吃米饭,有人爱吃面条,何必非说谁更高贵?

所以回到开头,朱华荣的建议,看似温和,实则是一记警钟。它提醒我们:政策红利总有吃完的一天,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最后留个问题给你:

朱华荣建议新能源车购置税缓征-有驾

这样的市场环境,你会更倾向于选择新能源车,还是继续信任成熟的燃油车?如果是你,面对即将上涨的购置税,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