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车友们心里又激动又犯嘀咕,那就是雅马哈终于给自家的中量级跑车R7来了一次大换代。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才能明白大家为什么反应这么大。
前两年,雅马哈把YZF-R7引进了国内市场,当时大家伙儿都挺兴奋的,毕竟雅马哈的“R”系列在车迷心中地位很高,代表着性能和帅气。
可车一上市,价格一公布,十万出头的售价,很多人就有点看不懂了。
这个价格在当时的市场上,已经能买到配置相当不错的车了,可这台R7呢,除了一个帅气的外壳和一台表现不错的发动机,其他方面就显得有点“朴素”了。
最让人议论纷纷的,就是它几乎没有任何时下流行的电子辅助系统,连个牵引力控制都没有。
这就好比你花大价钱买了一部最新款的旗舰手机,结果发现它不能连WiFi,只能用数据流量,心里那滋味可想而知。
在咱们国内市场,摩托车技术发展得飞快,很多国产品牌在配置上都非常舍得下本,各种电控系统、高端减震、名牌刹车都给配齐了,价格还很有竞争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雅马哈R7这种“高价低配”的策略,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再加上雅马哈一贯的销售方式,总给人一种不太在乎市场反应的感觉,导致这台车在国内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
后来虽然降价了两万块钱,降到了八万九千八,但似乎也没能挽回多少局面。
很多人嘴上说着“雅马哈大法好”,但真要掏钱的时候,身体却很诚实地走向了别的品牌。
所以,当听说雅马哈要推出全新的26款R7时,大家心里都在想:雅马哈这次是想通了,还是准备换个花样继续考验我们的钱包?
结果,当新款R7的详细信息一公布,所有人都惊了,这次雅马哈好像真的开窍了,而且一开窍就来了个彻彻底底的大升级。
这次升级的核心,就是把之前最大的短板给补上了,而且补得相当彻底。
老款R7被吐槽最多的就是电控系统几乎是空白,而新款R7直接把自家顶级大哥,也就是那台百万级跑车R1身上最核心的电子系统给搬了过来。
这个核心就是一套六轴惯性测量单元,简称IMU。
这个东西听起来很专业,但说白了,它就像是给摩托车装上了一个超级精密的大脑和平衡感应器。
它能实时知道车子现在是抬头、翘尾,还是向左向右压了多少度,是正在加速还是减速。
有了这些信息,车上的电脑就能做出非常智能的判断。
比如说,你在一个弯道里,车身已经倾斜了很大角度,这时候如果路面有点滑,你油门给大了,老款车可能后轮一打滑,车就失控了。
但新款R7的牵引力控制系统(TCS)会通过IMU知道你正处于危险的倾斜状态,它会自动、精准地减少一点动力输出,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一次可能发生的侧滑。
同样,如果你在弯道里需要紧急刹车,它的弯道ABS系统也会智能地调整刹车力度,防止车轮抱死导致侧滑摔车。
这套系统,极大地提升了骑行的安全性,让驾驶者更有信心去享受驾驶的乐趣,而不是时时刻刻提心吊胆。
除了这个核心大脑,雅马哈还给配上了一整套“豪华套餐”。
提供了运动、街道、雨天三种骑行模式,每种模式下,油门响应的灵敏度和牵引力控制的介入程度都不同,让车子能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风格。
比如雨天模式下,动力输出会变得非常柔和,牵引力控制也最敏感,最大限度保证湿滑路面的安全。
更厉害的是,它还支持自定义模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配出独一无二的驾驶感受。
另外,像发动机制动力可调、电子油门这些以前只在高端车上才有的配置,这次也全都给R7装上了。
电子油门(Y-CCT)让油门的控制变得像操作精密仪器一样顺滑,动力来得又快又细腻,彻底告别了那种一冲一冲的感觉。
可以说,在电子系统这方面,新款R7已经从一个“差生”一跃成为了班里的“尖子生”。
当然,光有聪明的“大脑”还不够,还得有强壮的“筋骨”。
新款R7的车架虽然材质上还是钢管,但雅马哈的工程师们参考了R1和R9的设计,对整个车架的结构进行了重新优化。
他们在需要受力的关键部位加强了钢管的厚度,同时调整了布局,使得整个车架的刚性,无论是在扭转还是横向支撑方面,都比老款强了不少。
最难得的是,在增强了强度的同时,重量却没有增加。
这就意味着,当你在山路上快速过弯时,会感觉车身更稳定,指向更精准,车子给你的反馈也更清晰,人车一体的感觉会更强。
为了让操控更上一层楼,减震系统也升级了。
前减震换成了41毫米全功能可调的倒置减震,不仅性能更好,里面的活塞杆还从钢的换成了铝的,就是为了减轻一点点重量。
轮毂也换成了工艺更复杂的旋压轮毂,这些改动都是为了减轻所谓的“簧下质量”。
简单来说,就是车轮、刹车这些随着路面颠簸而上下跳动的部件越轻,减震系统的工作效率就越高,车轮就越能紧贴地面,带来的好处就是操控更灵活,舒适性也更好。
雅马哈这次还特别关注了咱们普通人的骑行感受。
老款R7虽然不算特别战斗,但骑久了还是容易腰酸背痛,不太适合日常代步。
新款R7在这方面做了很多人性化的调整。
比如,手把的角度进行了一点点改变,油箱的形状也重新设计了,让你在骑行时更容易用腿夹紧车身,坐姿更稳定。
最贴心的一点是,它的坐高还降低了5毫米,变成了830毫米。
你可别小看这5毫米,对于很多身高不是特别占优势的车友来说,这就意味着在等红绿灯时,能从脚尖踮地变成全脚掌踏实落地,这种安全感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这些细节上的改动,让R7不再仅仅是一台只能在周末跑山或者下赛道的“玩具”,它变得更愿意也更适合陪你日常通勤,更符合它作为一台进阶跑车的定位。
为了让换挡体验更爽快,升降双向快排也成了标配,加速升挡、减速降挡都不用捏离合,那种行云流水的畅快感,谁用谁知道。
说了这么多升级,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来了:价格。
这么一台脱胎换骨、配置拉满的新款R7,雅马哈会给它定一个什么样的价格呢?
我们来看看一些参考信息:这台新车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是9399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算下来,大概是人民币6万7千块左右。
而咱们国内在售的老款,最初的定价可是高达10万9千8。
一边是配置大幅升级,产品力爆棚;另一边是国内摩托车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国产品牌的同级车型在配置和价格上都咄咄逼人。
雅马哈这次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
如果定价太高,很可能会重蹈覆辙,再次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但如果能拿出一个有诚意的价格,比如参考海外售价,再合理加上关税等费用,定在一个有竞争力的区间,那这台新款R7很可能会成为一匹黑马,彻底搅动国内的中量级跑车市场。
这不仅是对雅马哈市场策略的一次大考,也牵动着无数车友的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