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理想最近这个操作,属于不装了,摊牌了。
9月26号,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理想i6直接上市,价格24.98万起,甚至李想本人都放话“第二天交车”。这是什么概念?别人还在搞小订盲订,把消费者当猴耍,玩期货那一套的时候,理想直接把一个满配的压缩毛巾扔你脸上,告诉你,钱到位,明天这玩意儿就在你家楼下加水膨胀。
这不叫卖车,这叫敦促你消费。这背后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癫狂,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蛋糕上最甜的那块奶油给挖走了。那理想i6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顺便把桌布也给你抽了。整个25万到30万区间的纯电市场,突然就听到了一个声音:坏了菜了,那个最懂中年人的胖子,开着泥头车创过来了。
我们先来解构一下理想i6这个玩意儿,它到底是个啥。
表面上看,4米95的车长,3米的轴距,五座纯电SUV,平平无奇。但魔鬼就在于,理想把L系列那套已经被验证过无数次的“家庭玄学”,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纯电上。你以为它在做产品?不,它在做场景的“任意门”。
这车的核心,根本不是什么动力,不是什么续航,而是那个被命名为“皇后座椅”的后排。讲真,这名字起的,典中典,不知道的以为买车能给解决个编制。电动滑轨、腿托、脚踏,再加一个21.4英寸的吸顶大彩电,这套组合拳打出来,基本上就是告诉你,这车跟驾驶员没半毛钱关系。
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男人,对这个理解得太透彻了。什么零百加速,什么操控极限,都是虚的。我真正的刚需是,当我闺女在后排开始哭闹的时候,我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让她看上小猪佩奇。是我老婆坐在副驾,能不能一边刷剧一边让我闭嘴。是我爹妈坐在后排,能不能舒舒服服地躺着,别一路叨叨我开车太快。
理想这帮产品经理,简直就是钻到中国家庭关系里的一群“道诡异仙”,他们太懂中年男人的卑微了。所以i6的逻辑很简单,它把一台车强行解构成三个独立空间:主驾是司机,副驾是网吧包间,后排是移动的头等舱。谁说车是驾驶者的延伸?不,车是家庭矛盾的缓冲器。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理想比作移动足疗店,可能有点侮辱足疗了,人家至少手法专业。
再看技术,这就更有意思了。87.3度的磷酸铁锂电池,配5C超充,官方说10分钟补能500公里。这个数据,就是典型的“参数表演艺术家”。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楼下就有5C的充电桩?找到了,前面是不是还得排队?真正决定你能不能出门的,从来不是充电速度,而是你妈让你顺道去超市买两斤鸡蛋。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充电桩又坏了,物业跟个摆设一样。这才是电动爹的现实。
但是,理想的鸡贼之处就在于,它用一个实验室数据,给你营造了一种“没有焦虑”的幻觉。而后驱版硬是靠着低滚阻轮胎,把电耗干到了13.8度,续航拉到720公里。这是什么?这就是一个修仙者,发现自己天赋不够,打不过那些天生神力的对手,于是开始专修“龟息大法”,比谁活得长。加大加大加大,把续航数字给你加大,让你看着就安心。
但能过,就是能过。
然后是智能座舱,两颗8155芯片。诶,都2024年了,8295都快普及了,理想怎么还在用8155?这就是外行看热闹了。理想把两颗8155做了“区域分割”,一颗管前排,一颗专门伺候后排那个大彩电。这操作骚就骚在,它保证了你闺女在后排看4K蓝光原盘的时候,你前头导航的车机不会卡成PPT。这是典型的用成本换体验,用一种看似落后的方式,解决了最刁钻的问题。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在清库存,这种口是心非的矛盾感,才是一家成熟企业该有的样子。
自动驾驶方面,车顶那个“瞭望塔”,也就是126线的激光雷达,加上英伟达的Orin-X芯片,硬件跟大哥i8看齐。这块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在堆料,好像车顶上不顶个犄角,出门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真正的战场在软件,在算法。理想说交付就有高速NOA,年底开20个城。
这就像什么?就像武林高手对决,大家的内力都差不多,最后比的是谁的招式更骚,谁更不讲武德。自动驾驶的关键,从来不在特斯拉,不在实验室,而在中国的“老头乐”。只要马路上的老头乐还存在一天,所有L4、L5的自动驾驶都是在吹牛。什么时候你的车能精准预判一个大爷的鬼魅走位,并且在他躺下之前精准刹停,那才叫成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所以,理想i6到底在跟谁打?
它根本没想去硬刚小米SU7的驾驶乐趣,也没想去碰瓷智己LS6的变态性能。李想的思路非常清晰,甚至可以说是无赖。小米说我操控好,理想说:“好你个头,你后排能躺平吗?”;智己说我800V加速猛,理想说:“猛有啥用,你娃能在车里看动画片不晕车吗?”;小鹏说我XNGP全国都能开,理想说:“你开得再好,有我后排那个移动龙榻舒服吗?”
这不是差异化竞争,这是降维打击。最好的防守不是造一个更强的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把整个武林大会的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饭吃,只能趴在地上吃瓦砾。理想i6切走的,就是那群“我全都要”的用户:既要纯电的经济性,又要SUV的大空间,还要MPV的后排享受,最关键的是,预算还卡在30万以内。
讲真,25万买个这,还要啥自行车!
所以这车到底卖多少钱?什么后驱26.98万,四驱32.98万,这些预测都失去了意义。价格只是一个数字,一个用来制造话题的工具。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给所有友商,上了一堂名为“恐惧”的公开课。它让所有还在纠结是该堆性能还是堆智驾的产品经理,集体心态爆了。
因为它证明了一件事,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技术和参数的尽头,是“伺候人”。谁能把人伺候得最舒服,谁就是版本答案。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上一个把你的需求拿捏得死死的品牌时,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种极客范儿。而会买理想的人,就是喜欢这种被人当“爹”一样供着的感觉。
最终,理想i6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它能卖多少台,而在于它能不能让同行看了也得傻,能不能让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跟着它一起“颠”起来。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车圈这场仗,已经没法体面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