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汽车出口火力全开,电车、燃油车齐头并进,今年真的不一样了
01
说实话,前阵子我还和车友们在群里聊,谁能想到广州的汽车出口突然冒头了呢?9万辆,和去年比嗖地就长了28.4%。我身边做外贸的朋友都说,这半年港口运车的队排得比以前都长,赶工赶得人直呼吃不消。可能有人觉得,出口的事和咱老百姓没关系,买车又不在国外。其实大错特错。这次的增长背后,信息量大得吓人。
02
先说燃油车。广州这地方底子本来就厚。整车厂、供应链,甚至螺丝、垫圈这种小东西,十有八九都是本地货。这一套玩得特熟。所以燃油车出口能稳住。4.2万辆,同比来了个24.2%的增长。对了,最近一次去汽配城拿货,还碰见一个修发动机的老师傅,说厂家的出口单子比去年多一倍。
但真要说亮点,还得是电动车。4.8万辆,比去年猛涨32.2%。你说市场是怎么变的?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主动点名要电动车,不光看便宜,还看咱的新技术。前两天见一个做出口的客户,他说新加坡的人都在问‘有没有L2自动驾驶选配?’咱以前自己都觉得电车小众,结果现在真成了主力。这变化,明显是动力结构改天换地了。
03
出口谁最有劲?国企、民营双发动机。国企优势就是产业链全,批量做,什么东南亚啊,中东啊,出口那叫个稳。今年上半年,国企出口同比涨了43.4%,占比超过一半,53.6%。有个国企车厂的老朋友,上个月还感慨一单直接出了二百多台去菲律宾,根本不愁销路。
当然,民营的力量也别小看。技术灵,市场反应快。新加坡、欧盟这些地方销量飙得厉害,上半年出口同比74%,比去年占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整个新兴品牌里头就广州几个干得最猛。想当年,大家还在吐槽‘国营慢半拍’,现在这民企踩着电门卷了起来,真是风水轮流转。
跑题一句,这种国企拼实打实规模,民企靠花活和科技,把广州车出口这块蛋糕越做越大。看得我也有点心痒,要不是修车干得太久,都想去尝尝国际单的水了。
04
品牌上还有门道,别以为出口就光靠自主或者哪些大牌外资。境外品牌今年在广州出口涨了24.9%。但最让我服气的,还是自主牌子。别的先不说,出口增长27.6%,份额拉到63.9%。这和2020年相比足足涨了15个百分点。‘广州智造’这块招牌,现在在国外那就是底气。
智能驾驶啥的,咱们厂子也卷得吓人。据说好几个出口到欧盟的国产车组标配智能驾驶辅助。国外客户的反馈还挺挑剔,但咱应变快,车型跟得上。这年头,不更新点科技玩意儿,想出海真走不动。
05
再讲个被业内反复点赞的点,那就是广州海关。对咱干出口的太友好了。搞了个‘前港后贸’基地,政策一落地,流程快了好几倍。现在车运到港,一个小时内就能查验放行。这要是放往年,得耗上半天。前几天有个同行还提到这茬,说以前总堵口岸,现在一天能发多好几批货,仓储省了大钱。
重点来了。6月底,广州海关和香港那边一起玩了个新花样:‘穗港汽车出口快线’。简单讲,本地出口车先放南沙监管仓,等香港批文一到直接过境,省钱又省时。以前一辆车在香港光等上牌能拖14个工作日,现在3天搞定。有人测过,一年光仓储费就省2500万。这效率,外贸人能不回头点赞?
06
接下来,广州还要搞‘滚装海运+海铁联运’啥的,就是说铁水公路多路并进,专门为汽车出口通道开路。这动静听着专业,实际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不让车卡壳。以前和香港的那些体制衔接老是出问题,现在一步一步磨合明白了,这是真正的国际运输打通了。
07
说这些,不是给本地汽车打广告。老司机我对这些数据原本也就是看看。但这两年,看到身边修车铺、配件店、生意都跟着出口火爆而转型。你要说车产业跟外贸没关系?其实一串儿,牵一发动全身。这次广州汽车出口暴涨,咱普通人也真该留意下背后的机会——不管是做后市场,还是瞄准电动车赛道,这阵风刮得大,真能抓住点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