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现在这车圈就是个大型修罗场,所有人都跟疯了一样,卷生卷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时候小鹏突然掏出来一个P7旅行车的设计图,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型的“不务正业”。别人都在正面硬刚,抢着渡劫飞升,何小鹏老师这是突然悟了,决定不卷主流赛道了,要去隔壁山头开辟一个“瓦罐”洞府,主打一个差异化修仙。
不装了,摊牌了,这车的设计图第一眼看过去,确实有点东西。那个锋利的D柱,那个贯穿式尾灯,侧面线条从B柱开始平缓地往后躺,有一种又想打架又能拉货的矛盾美感,挺赛博的。但本质上,这就是把普通P7的屁股给拉长了,做成了一个更帅的“板车”。这种车,在欧洲可能遍地走,但在国内,它面对的不是市场,是玄学。
说什么后备厢空间大,实用性强,都是虚的。买旅行车的人,核心诉求根本就不是为了实用。真的为了实用,你为什么不去买个SUV?空间更大,通过性更好,还能让你在心理上感觉高人一等。买旅行车,本质上就是为了彰显一种“我很懂,但我不说”的B格,是一种小众的、自洽的、带有表演性质的自我满足。那个多出来的空间,只是为了让你在面对老婆质询时,能有一个理直气壮的借口:“你看,能装!全家的行李都能装下!”
这车的屁股舱,你以为你买的是空间吗?不,你买的是一个移动的“压缩毛巾”。平时开着上下班,它就是一个帅哥,一个都市丽人。一到周末,后备箱一开,里面能掏出帐篷、烤架、两条狗和三个娃的全套装备,直接一把子给你整活儿,瞬间变身全能奶爸。就问你怕不怕?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挺形象的。
然后就是性能和技术,大概率还是那套双电机四驱或者后驱,CLTC续航给你标个700-820km,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肯定会给你安排上。充电10分钟,补能500公里。听着是不是很666?听着是不是感觉电量焦虑瞬间就被治愈了?
坏了菜了,你又天真了。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电车的中年人,必须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决定你充电体验的,从来不是你车上的技术有多牛逼,而是排在你前面的那辆车,以及那个充电桩的状态。你这车本身就是个雷电法王,浑身都是电,就想给你来个爽的。结果你兴冲冲开到补给站,好家伙,四个快充桩,一个坏的,一个被燃油车占着,另外两个前面各排着一辆正在从8%慢悠悠充到100%的网约车。你这雷电法王当场就得心态爆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真他妈的离谱!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理,充电的未来也不在800V,在充电站管理员大妈手里那本小账本上。
说到充电,我就想起上次在高速服务区,为了个充电桩差点跟人打起来,最后发现对方是我小学同学,就很魔幻。
最后聊价格,普通版P7卖21.98万起,旅行版估计贵个一两万,也就是23-24万的区间。这个定价,就突出一个典中典的尴尬。你说他贵吧,他给你塞了一堆智能驾驶和快充的料。你说他便宜吧,隔壁蔚来子品牌乐道L60直接冲出来,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把价格打到了地板上。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在乐道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对手面前,你多花几万块钱买一个“瓦罐”造型,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但能过,就是能过。你得承认,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品牌,或者一些车型,是带有玄学光环的。就像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聊性价比他都觉得你在侮辱他,奔驰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同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简陋、刹车硬,他会告诉你这叫极简主义,这叫驾驶乐趣。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决策逻辑,跟我们这些算盘珠子都要盘出火星子的人,不在一个位面。
所以这台小鹏P7旅行车到底值不值得等?我的建议是,别问值不值。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我想要”和“我买得起”。当你开始纠结那一两万的差价,开始计算后备箱容积和竞品的性价比时,说明你压根就不是这车的用户。人家玩的是修仙,追求的是心念通达,你还在算凡间的柴米油盐,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