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马路上的车来来往往,大多数车我们可能都认识,或者至少看着眼熟。
但偶尔,总会有那么一两款车,让你看到之后心里会犯嘀咕:“这车长得真奇怪,是个什么牌子的?轿车不像轿车,越野车不像越野车。”如果你在十年前有过这种感觉,那么你看到的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角——本田歌诗图。
这是一款命运多舛、充满争议的车型,它的出现和消失,可以说是本田在中国市场一次大胆但并不成功的尝试。
要说清楚歌诗图,我们得先把时间倒回2010年前后。
那个时候,国内的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SUV车型开始变得异常火爆。
大家突然发现,底盘高、空间大的SUV开起来视野好,走烂路也不怕,全家出游还能装不少东西。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传统的SUV造型有点像个方方正正的盒子,开起来感觉笨重,操控感和舒适性也不如轿车。
汽车厂家都是很聪明的,他们看到了这种矛盾的需求,于是就想,能不能造一种车,既有SUV的高底盘和通过性,又有轿车的流线外形和驾驶感受呢?
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跨界车”这个概念就诞生了。
本田作为一家技术实力雄厚的车企,自然也投身到了这股跨界风潮中。
他们在美国市场,基于当时卖得非常好的第八代雅阁轿车的平台,开发出了一款新车,名字叫“Accord Crosstour”,直译过来就是“雅阁跨界旅行车”。
这款车基本上就是把一台雅阁的底盘升高,然后把车尾从传统的三厢轿车样式,改成了一个巨大的溜背式尾门,看起来像轿车和SUV的混合体。
本田的想法是,这车既能满足雅阁车主对舒适和品质的要求,又能提供比雅-阁更好的实用性和道路适应性。
2010年,广汽本田决定把这款车引入中国市场,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中文名——歌诗图。
当时广汽本田的算盘是这样打的:第八代雅阁在国内是当之无愧的B级车销量冠军,但它的顶配版本,也就是搭载3.5升六缸发动机的车型,卖得并不好,因为价格太高,接近35万了。
广汽本田就想,既然这个价位的雅阁轿车大家不买账,那不如用一款更新潮、更独特的车型来占领这个高端市场。
于是,歌诗图最初以进口车的身份进入中国,只提供3.5升V6发动机的版本,售价高达39.88万元和42.88万元。
这个价格在当年,已经可以买到奥迪A4L或者宝马3系这样的豪华品牌轿车了。
然而,当中国消费者第一次看到歌诗图时,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
它的外形实在是太特别了,从前面看,很像一台加高了的雅阁,显得很厚重;从侧面看,那个巨大的溜背造型又让车身显得有些臃肿,不像轿车那么协调;而它的车尾设计,为了造型,后挡风玻璃被一条尾翼分成了上下两块,虽然很有个性,但也严重影响了驾驶员从车内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的视野。
这种“四不像”的设计,在当时普遍喜欢中庸、稳重风格的中国市场,显得格格不入。
网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吐槽它的外形,觉得它“屁股太大”、“不伦不类”。
除了外形上的争议,高昂的价格更是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花四十多万买一台本田,对当时的大多数人来说,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所以,歌诗图上市初期的销量非常惨淡,每个月也就卖个几百台,和它同平台的兄弟雅阁动辄月销过万的成绩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广汽本田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歌诗图这个车型可能就要彻底失败了。
于是在2012年,他们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来挽救局面。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实现了国产化,并且增加了一款排量更小的2.4升四缸发动机车型。
这台发动机就是当时雅阁上那台广受好评的发动机,动力足够日常使用,而且成本更低。
随着2.4L车型的推出,歌诗图的入门价格一下子从接近40万,拉低到了25万多。
这个价格就显得亲民多了,进入了很多家庭的购车预算范围。
这一招确实起到了效果,歌诗图的销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我们在马路上也开始能偶尔见到它的身影了。
到了2014年,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广汽本田又推出了歌诗图的中期改款车型。
这次改款,外观上做了一些调整,比如中网的镀铬条变得更粗,看起来更霸气,试图让它更像一台SUV。
但更重要的变化发生在动力系统上。
针对中国独特的按发动机排量征收消费税的政策,本田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了一台3.0升的V6发动机,用来取代原来那台3.5升的发动机。
这么做的好处是,发动机排量从3.5L降到3.0L,税率就降低了一个档次,能省下不少钱,从而让顶配车型的最终售价更有竞争力。
这种为单一市场专门开发一款发动机的做法,足以看出本田是多么想让歌诗图在中国市场活下去。
不仅如此,改款后的V6车型还增加了一套适时四驱系统,这让它在雨雪天气或者走一些非铺装路面时,表现会更稳定,总算在功能上更贴近SUV了。
只可惜,尽管广汽本田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降价,又是改款,又是增加专属配置,但歌诗图的销量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火爆程度。
它的根本问题在于定位上的模糊。
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大空间的家庭来说,他们会发现歌诗图的后排头部空间因为溜背造型而受到影响,后备箱虽然开口大,但垂直高度不如传统的SUV,装载大件物品不方便,所以他们更愿意选择本田自家的CR-V或者丰田汉兰达。
而对于那些追求驾驶乐趣和舒适性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又觉得歌诗图的底盘太高,开起来不如雅阁那么灵活和贴地,有点忽忽悠悠的感觉。
歌诗图就像一个想在所有科目都拿高分的学生,结果却门门都是良好,没有一门能做到顶尖,无法吸引到最核心的用户群体。
最终,在2017年,广汽本田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定位更清晰的大五座SUV——冠道。
冠道有着纯正的SUV造型、极其奢侈的后排空间和强大的动力,一上市就大获成功,完美地接替了歌诗图在本田产品线中的高端位置。
随着冠道的走红,歌诗图的使命也宣告结束,正式停产退出了市场。
回过头来看,歌诗图的失败,并不是说这台车本身不好,它的用料、做工、可靠性都保持了本田一贯的高水准。
它的问题在于,它的设计理念太超前了,它所倡导的跨界生活方式,在十年前的中国还没有被广泛接受。
它就像一个孤独的探路者,走在了一条当时还没有多少人理解的路上。
有趣的是,如今我们再看市场,各种轿跑SUV层出不穷,宝马X6、奥迪Q5 Sportback等车型都卖得不错,很多自主品牌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歌诗图才是这股风潮的先行者之一,只是它来得太早,生不逢时,最终成了一位令人惋惜的悲情英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