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

有人知道“龙哥”吗?

一个挺有名的汽修博主。

几个月前,“龙哥”在直播间公布了自己败诉的消息。

一场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官司,最终以他赔偿10万元告终。

这位以专修电动车闻名的网红,如今在直播时变得格外谨慎。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而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上海两名维修师傅因对新能源车电池包进行解锁操作,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一时间,新能源汽车维修这个本应充满前景的行业,在老师傅们口中变成了“烫手山芋”。

那么,龙哥到底是怎么败的呢?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在短视频平台上,龙哥是个颇有影响力的汽修博主。

他主要分享修车技巧和知识,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

然而今年九月,他的直播主题变成了“龙哥败诉了”。

据了解,龙哥目前面临三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起诉,索赔总额达到数百万元。

已经判决的一起案件中,法院判决他需要向车企支付10万元赔偿金,并公开道歉。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车企方面表示,起诉是因为龙哥发布的内容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对品牌声誉造成了损害。

但龙哥觉得自己很委屈,他解释说,做这些内容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普通车主了解车辆问题,节省维修费用。

“说真话的成本太高了。”他在直播中感叹道。

这起事件在汽修圈引起了广泛讨论。不少维修师傅开始重新考虑,是否要继续接修新能源汽车的活儿。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为什么车企对维修环节控制得如此严格?这背后有着数据安全的考量。

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地传输。

这项规定本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却在无形中给独立维修厂设置了门槛。

车企解释,限制非授权维修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电池系统相当复杂,非专业操作可能导致严重安全事故。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特别是在换电模式下,未经严格检测的电池流入换电站,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但车主们对此并不完全买账。“我花钱买的车,却没有选择在哪里维修的权利,这合理吗?”一位新能源车主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通过用户协议限制车主选择维修渠道,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普遍做法。

多家车企在保修条款中明确,如果车主不在授权服务店进行保养,或者不使用原厂配件,将失去核心系统的质保资格。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可为什么那么多车主宁愿放弃质保,也要选择第三方维修?

当然是费用了。

调查显示,同样的事故损伤,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可能比燃油车高出数倍。

一个细微的传感器损坏,在新能源车上可能意味着上万元的维修账单。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而且,授权维修点普遍采用“只换不修”的模式。

一个价值几十元的小零件损坏,往往要更换整个总成,费用立即翻了几十倍。

一位网约车司机的新能源车续航严重下降,4S店报价八万多元更换整个电池包。而第三方维修在检查后,只更换了其中一个电芯,费用不到三千元就解决了问题。

所以,车主愿意选谁,自然不言而喻。

新能源车维修行业,一方面是维修师傅不敢修,另一方面却是人才的严重短缺。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的人才缺口高达八十多万。

这个行业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比传统汽修高得多。除了要懂机械,还要熟悉电子技术、电池化学,甚至要会使用专业的智能诊断设备。

更棘手的是,新能源车技术更新速度太快。

学校里的教材往往刚出版就过时了,学生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等到毕业时可能已经落后于市场。

这种供需失衡也推高了行业薪资水平。

新能源维修师傅的月收入普遍比传统汽修师傅高出不少,在一线城市,技术好的月入两万元并不罕见。

但高薪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很多维修师傅担心技术风险,宁愿转行做其他工作,也不愿意触碰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随着越来越多新能源车超出质保期,独立维修厂本应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数据显示,今年预计将有超过三百万辆新能源车脱离原厂质保,维修保养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元。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然而现实是,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企业数量远远不足。全国有四十几万家传统汽修厂,但能做新能源车维修的只有寥寥数万家。

更让车主头疼的是,即便选择授权维修,也常常面临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有车主反映,维修预约要排队半个月,期间出行极其不便。

新能源车维修市场的矛盾短期内恐怕难以化解。维修师傅们既看到了行业前景,又担心其中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现在我们主要修那几个不会随便起诉维修厂的车企产品,”一位维修店老板坦言,“其他的能不碰就不碰。”

八十二万的人才缺口背后,是整个行业制度设计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更开放的技术共享,还需要更清晰的法律界定。

在保障安全和促进竞争之间,得先找到一个平衡点。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高位职业?82万人缺口,没人愿意干-有驾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报:《新能源汽车维修困境调查》

2.第一财经:《新能源车维修贵背后:4S店“只换不修”推高成本》

3.经济观察报:《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市场垄断待破》

4.中国汽车报:《新能源车维修人才缺口达80万,校企合作待深化》

5.界面新闻:《从龙哥败诉看新能源车维修权益之争》

(老A)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