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干了件大事儿,整了个丐中丐版的Model Y,官方名叫标准版。这事儿一出,整个车圈都跟地震了似的。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这车便宜了多少,而是,马斯克老师不装了,他摊牌了。
这操作,讲真,就是赤裸裸地告诉全世界:所谓的科技感、所谓的豪华体验、所谓的未来座驾,都可以为成本让路。李斌老师听了估计都得当场表演一段深呼吸,蔚来的换电站怕是都要一个趔趄。这已经不是在卷价格,这是在发动一场对整个行业价值观的闪电战。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特斯拉这丐版Y,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你看这车的配置,简直是行为艺术。前脸大灯跟新款Model 3看齐,行,这叫家族化设计。车尾的漫反射尾灯没了,也行,反正晚上亮就行。最典中典的是那个全新的低风阻“大铁饼”轮毂,丑是丑了点,但人家告诉你这是为了续航,你气不气?你气也没用,因为省钱才是硬道理。这四个大铁饼仿佛在无声地呐喊:要什么自行车?能滚就行!
进了车里,那才叫一个精彩。中控台,直接给你上了织物材质。我仿佛看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爸那辆普桑的影子,突出一个朴实无华。方向盘调节,手动。梦回捷达王是吧?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配置的时候,真的以为是段子。一个号称引领未来的品牌,在方向盘调节这种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地方,选择了返璞归真。这操作,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你们地球人太会玩儿了。
这种感觉,就像你买了一套精装修的房子,结果开发商告诉你,为了环保和你的健康,我们决定把墙上的腻子都刮了,让你感受原始水泥的粗犷之美。你敢信?特斯拉就敢这么干。
为什么?因为它拿捏住了核心矛盾。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马斯克非常清楚,他的核心用户买的不是车,是一种信仰,一个通往未来的“任意门”的门票。至于这个门是自动的还是手动的,重要吗?不重要。门票到手,就是胜利。
所以,这台丐版Y,本质上不是一台车,它是一个“修仙”的入门凭证。它就像一本修仙小说里,主角拿到的那本残缺的、封面都烂了的入门心法。功法是不全,特效也约等于零,但能修,就是能修。能让你踏入“特斯拉宇宙”这个门派,就已经赢过外面那些“凡人”了。至于那些高阶功能,比如自动驾驶,对不起,请付费解锁。这不就是游戏里的DLC嘛,车卖给你只是个开始,后续的服务费才是绵绵不绝的韭菜田。马斯克老师这一手,把卖车变成了卖游戏机,硬件亏钱无所谓,软件订阅能让他赚到飞起。
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的中年人,对此感触特别深。特斯拉这玩意儿,它最值钱的不是三电,不是自动驾驶,而是那个T标,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一整套“硅谷叙事”。它告诉你,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参与一场改变世界的社会实验。丐版Y就是把这个实验的参与门槛,一把子给你拉到了地板上。
我最近在想,买车跟买手机越来越像了。当年我买诺基亚,恨不得能当板砖用,现在买个手机,一半的钱是给那破logo交的智商税。特斯拉现在干的就是这个事儿,它把自己的品牌本身,变成了最大的产品。
当然,特斯拉这么干,也是被逼的。国内这帮新势力,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快成标配了,配置直接堆成珠穆朗玛峰。特斯拉一看,坏了菜了,再这么卷下去,底裤都要亏没了。比配置,它真比不过。那怎么办?不玩了。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竞争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也别吃。
于是,它直接一个“金钟罩铁布衫”,把所有花里胡哨的配置全删了,回归到一个交通工具最原始的本质。然后用一个极具杀伤力的价格,对着整个市场大喊:就问你怕不怕?这他妈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它打击的不是你的产品,而是你的定价体系,你的利润空间,你对“好车”的定义。
讲真,写到这里我都觉得马斯克这手操作骚得有点离谱,像是在玩一种很新的商战行为艺术。它在用实际行动解构一切。你跟我谈智能座舱?我连方向盘都让你自己调。你跟我谈豪华内饰?我直接给你看织物。你跟我谈用户体验?我把最核心的体验做成付费订阅。它就是要告诉你,那些东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用一个前所未有的低价,拥有一台特斯拉。加大,加大,再加大这个认知。
这种打法,就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不是为了赢,它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输,然后在废墟上,它能凭借着品牌玄学和成本控制最先站起来。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别再分析什么Model Y标准版的市场定位了,也别探讨什么用户分层了。这根本不是一场正常的商业竞争,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掀桌子式的黑暗森林突袭。特斯拉不是在卖车,它是在给整个行业下毒。
但对于特斯拉的信徒来说,这都不是事儿。因为爱,就是能包容一切。什么手动调节,什么织物座椅,那叫复古,叫情怀。你懂个屁的情怀。他们会说,这才是纯粹的驾驶,这才是特斯拉的初心。你信不信,马上就会有人说,手动调节方向盘是一种人车合一的交流。
就,很魔幻。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