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福冈工厂停产,4万亿固态电池项目受挫,电池技术升级成关键

这事儿吧,丰田那堆“固态电池”的宏图,又一次踢到了铁板上。

官宣说,福冈那座寄予厚望的工厂,暂时停摆了。

丰田福冈工厂停产,4万亿固态电池项目受挫,电池技术升级成关键-有驾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本来想凭着这玩意儿,一举翻身,结果呢?

又是延期,又是暂停,那4万亿日元的巨款,听着都肉疼,也不知道最后能捞回来多少。

丰田官方给的理由嘛,总是那么官方——“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放缓”。

这话听着就有点意思了,你说这理由,跟最近全球电动车销量节节攀升的数据,怎么对得上号?

市场可不傻,听了这解释,心里门儿清。

这年头,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清楚,这种“战略性调整”,往往就是遇到了硬茬子,或者压根儿就是没辙了。

想当年,丰田可是靠着混动一路领跑,稳得一批,好像地球上的能源问题,他们都能用普锐斯这种“折中方案”给摁下去。

丰田福冈工厂停产,4万亿固态电池项目受挫,电池技术升级成关键-有驾

可时代变了,新能源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架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比亚迪、蔚来、小鹏们,那叫一个生龙活虎,技术迭代的速度,简直是坐着火箭在飞。

在这场“智能化+电动化”的竞赛里,丰田总显得慢了半拍,像是老太太赶集,慢悠悠地,眼瞅着前面的人已经把摊子支开了。

固态电池这东西,听着就高大上,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圣杯”。

理论上,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充电快,听着就让人心动。

丰田盯上它,也算是顺应潮流。

他们走的硫化物路线,理论上确实是性能最强的,但这条路上的坑,也多得跟筛子似的。

首先是那个“界面阻抗”,听着就费劲,简单说就是正负极和电解质之间沟通不畅,信号传不出来;其次是成本,这么高大上的技术,要是贵到离谱,谁还买单?

最后还有安全性,虽然理论上比液态电池强,但真要大规模上车,任何一点小闪失,都可能是致命的。

丰田福冈工厂停产,4万亿固态电池项目受挫,电池技术升级成关键-有驾

这三大难题,就像三座大山,压在丰田的研发团队头上,让他们一直走不出来。

再看看咱们国内,在这条路上,虽然也有不少挑战,但策略上就显得更“接地气”一些。

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能用的都试试,不搞“单选题”。

像清华大学张强团队,搞出了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能量密度直接飙升到600Wh/kg。

蔚来、上汽MG这些品牌,也已经推出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续航里程破千公里,这可不是PPT上的数字,是实实在在能开到路上的。

这感觉就像是,别人还在研究怎么造出一架能飞的自行车,咱们这边已经开始设计喷气式飞机了。

当然,这也不是丰田一家的问题,总感觉日本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类似的“老兵不死,但新兵崛起”的困境。

当年日产、丰田在汽车界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可现在,面对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他们似乎有点“站不稳”了。

丰田福冈工厂停产,4万亿固态电池项目受挫,电池技术升级成关键-有驾

我记得几年前,丰田的碳中和研发总裁还放话呢,说要让电池的体积、重量、价格都减半。

那时候,他们给固态电池量产画的饼是:2025年前小规模,2030年前大规模。

可现在呢?

2025年都快到了,福冈的工厂都停了,当初那个雄心勃勃的时间表,看起来就像个遥远的梦。

说到底,这事儿的背后,不只是一个工厂的暂停,更像是丰田在整个电动化转型棋局中的一次“出师不利”。

当别人都在加速冲刺的时候,你却在原地“调整计划”,这时间账算下来,可就不好看了。

汽车产业这场大变革,留给丰田“慢慢来”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他们得想明白,是继续死磕那条最难的硫化物路线,还是学学国内的“百花齐放”,或者干脆承认,在下一代电池技术这条路上,可能要比预想的,付出更多,或者,走上另一条路。

毕竟,钱花出去了,技术没跟上,市场没抓住,这账,可不好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