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马自达 CX-5 刚露出谍照,网上就吵翻了 —— 有人说 “创驰蓝天混动加进来,操控肯定要凉”,还有人吐槽 “底盘优化就是换个衬套,纯属营销套路”。要知道这台车可是不少 “驾控党” 的心头好,这次升级到底是 “加 buff” 还是 “减配坑”,得掰开揉碎了看。
新 CX-5 的混动系统没走 “以电为主” 的路子,而是保持了发动机与电机的协同输出逻辑,这套系统的热效率做到了 43%,比老款提升 2 个百分点。
实际体验中,低速跟车时电机先介入,没有传统混动的顿挫感,转速超过 2000 转时发动机衔接很平顺,不会像本田 CR-V 混动那样有明显的 “闯动感”。
更关键的是转向手感,虚位比老款还小,回正力度随速度变化线性,哪怕是急打方向变道,车头响应也没比纯燃油版慢半拍,所谓 “混动毁操控” 的说法,在实际驾驶里站不住脚。而且它的亏电油耗能压到 5.2L/100km,比同级别 RAV4 荣放混动还低 0.3L,兼顾了油耗和驾驶感。
底盘方面,新 CX-5 确实没换大结构,但下摆臂换成了更轻的铝合金材质,比老款钢制部件减重 15%,同时悬挂衬套的硬度上调了 8%。
过减速带时,滤震能把大部分细碎震动过滤掉,车身没有多余的弹跳,而高速过弯时,侧倾控制得比途岳更出色,坐在后排不会有明显的 “甩动感”。
之前有人说 “优化等于没动”,但对比老款车型就能发现,新 CX-5 在连续弯道里的循迹性更好,哪怕是新手也能轻松掌控,这种细微的调校提升,对日常驾驶的帮助其实比 “换结构” 更实在。
智能座舱的升级也不是 “表面功夫”,10.25 英寸中控屏的流畅度比老款提升不少,无线 CarPlay 连接后不会卡顿,触控响应速度跟手机差不多,比大众途岳的车机反应快半秒左右。
内饰用料上,中控下方和门板处都用了软质包裹,缝线工艺也更精致,而且座椅的侧翼支撑做了加厚处理,长时间开高速不会觉得腰酸。不过它没跟风上大连屏,这点倒是符合马自达 “实用优先” 的调性,对于不追求 “科技感噱头” 的准车主来说,反而更对胃口 —— 毕竟开车时看太多屏幕反而分心,简洁的布局反而更安全。
新 CX-5 的预售价大概在 17-22 万区间,这个价位比 CR-V 混动便宜 1.5 万左右,配置上却没缩水,像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倒车影像这些实用功能都是标配。
对比同品牌的 CX-30,新 CX-5 的轴距更长,后排腿部空间多了 3 指,日常带家人出行也不会挤,而且底盘调校更偏向 “舒适运动”,不像 CX-30 那么激进,显然是想兼顾家庭用户和驾控爱好者。
现在紧凑型 SUV 市场里,要么偏家用(如 CR-V),要么偏硬核(如奇骏),新 CX-5 这种 “两头不偏科” 的定位,反而能抓住那些 “既想要驾驶乐趣,又不想牺牲实用性” 的准车主。
如果你是那种开车不只想 “代步”,还想偶尔感受一下 “人车合一” 的准车主,新 CX-5 大概率能满足你 —— 它没为了混动油耗丢了操控,也没为了空间妥协驾驶质感。
接下来紧凑型 SUV 的混动化会越来越快,但能把 “省油” 和 “好开” 平衡得这么好的车型,其实没几款。
要是你的预算在 18-20 万,又不想买一台 “千篇一律” 的家用 SUV,不妨等等它的实车试驾,毕竟能让你每天通勤都觉得 “开得爽”,比多两个杯架更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