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长安,让子弹再飞一会
各位老铁,车友们,近汽车圈是不是有点“静悄悄”?特别是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东风和长安要合并那事儿,突然就“戛然而止”了。从2月9号那石破天惊的官宣,到6月5号的一纸公告宣告暂停,前后才116天,这剧情反转得比电影还快,让人直呼过瘾。还记得当时网友们的“隔空互喷”吗?武汉和重庆,到底谁当总部,那场面,真是喜感十足,仿佛给这严肃的央企重组添上了一抹别样的“烟火气”。
话说回来,这重组为啥突然停摆?背后原因错综复杂,咱们在这里就不深扒那些“明争暗斗”的细节了。但有一点是明摆着的,那就是两家车企在市场上的表现,确实开始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去年这个时候,东风和长安还算是平分秋色,一个248万台,一个268万台,差距不大。可到了今年,画风突变!
今年前6个月,长安交出了一份近八年来的佳成绩单——135.5万台!这成绩单,含金量十足,稳中有升。看看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这几大自主品牌,6月份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增幅一个比一个亮眼,尤其是阿维塔,117%的增幅,势头很猛啊!不过,长安也并非高枕无忧,燃油车市场整体放缓,新能源品牌阿维塔、深蓝虽然进步明显,但距离真正的“品牌向上”和盈利,恐怕还有段路要走,烧钱、营销翻车这些“老毛病”也得治治。
反观东风呢?1-5月的销量是67.2万,虽然6月份数据没公布,但上半年整体表现确实略显“疲态”。这“难言之隐”主要还是出在合资品牌身上。“成也合资,败也合资”,这话用在东风身上再贴切不过。巅峰时期,东风日产+东风本田,那可是贡献了近200万的销量,是绝对的“大腿”。但近几年,这两家合资公司都在新能源转型上遇到了“滑铁卢”,销量下滑得厉害,前5个月加起来比去年同期少了15万辆。东风自主品牌虽然也在努力追赶,但体量太小,难以填补合资下滑留下的“坑”。不过,也有好消息,比如东风日产的纯电N7上市45天就交付破万,创造了合资纯电快交付纪录,这能否成为“救星”,还得看下半年的市场考验。
就在这重组暂停的“空窗期”,两家车企似乎都松了口气,开始一门心思“补短板”。东风这边,6月26号就成立了奕派汽车科技公司,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整合资源,加速自主乘用车事业的发展。你看,原岚图汽车CTO汪俊君出任总经理,这配置不低。岚图自己也在发力,上半年销量增长了85%,7月12号还有全新FREE+上市,被寄予厚望。但奕派旗下的纳米、奕派、风神这几个品牌,虽然前6个月卖了11万,增长了43.7%,但在市场上的存在感还是偏弱,急需爆款车型来提振。
长安这边也没闲着。先是“身份”得到了提升,随着兵装集团分立,长安汽车业务成为独立中央企业,行政级别上可以和东风平起平坐了,这或许是之前重组的一大障碍。然后,公司名字也改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变成了“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分析说是为未来新央企腾名,也有猜测是内部架构要调整,零部件和整车业务可能分开。长安内部人士的说法是“一切为了做大做强”。
说了这么多,其实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重组与否,对两家车企来说,短期内的战略影响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空窗期”里,两家能否放下杂念,专心致志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毕竟,今年两家都把年度销量目标定在了300万,这不仅仅是个数字,更是决定各自颜面,甚至可能终影响重组走向的“风向标”。
所以,我的看法是,对于东风和长安的未来,咱们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看看他们在各自赛道上的表现,看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给出怎样的答案。汽车市场的竞争,从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能真正在技术、产品、品牌上做出突破,谁才能笑到后。这出“央企重组”的大戏,或许还没到终场,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