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3 点,雷军身着标志性的黑色 T 恤出现在交付中心。面对首位车主王先生,他主动拉开车门并笑道:"这是我今天最期待的动作。" 从核对车辆信息到讲解智能功能,整个交付过程耗时近 40 分钟。王先生在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表示:"原本以为只是走个流程,没想到雷总亲自演示自动泊车和天际屏交互,连后排座椅加热的调节逻辑都讲得很清楚。"
这种 "极致服务" 并非偶然。雷军在交付前一天的微博中透露,自己已连续三天在交付中心参与模拟演练,"从充电桩接口位置到交车礼盒的包装细节,都反复打磨过 3 遍以上"。现场视频显示,每位车主都会收到定制的 "YU7 星舰礼盒",内附车模、米家车载吸尘器及雷军签名的《用户手册》。
作为小米汽车的第二款量产车型,YU7 以 "家庭科技旗舰" 为定位,在 25-33 万元价格区间展现出极强竞争力。其长宽高分别为 4999mm×1996mm×1600mm,轴距达 3000mm,车身尺寸全面超越特斯拉 Model Y。动力方面,Max 版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零百加速仅需 3.7 秒,CLTC 续航达 780 公里,同时标配 CDC 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和双腔空气悬架。
最引人注目的是 "小米天际屏"—— 通过三组 Mini-LED 光源在前风挡下方投射出 1.1 米长的信息光带,车速、导航等关键信息以 AR 形式呈现,驾驶员无需低头即可获取。车内首创的 "磁吸生态系统" 更具颠覆性:16 个磁吸点位可灵活安装蓝牙按键、纸巾盒等配件,后备箱上方的 "百变磁吸轨道" 支持 120W 供电,可直接固定运动相机或投影仪。
YU7 的上市正值小米汽车战略转型关键期。数据显示,其 6 月 26 日发布后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辆,18 小时锁单量达 24 万台,远超 SU7 同期表现。这种热度背后,是小米 "以大打小" 策略的成功 —— 用中大型 SUV 的尺寸和配置,切入 25 万元级市场,直接对标 Model Y 等竞品。
不过,市场争议同样存在。部分车主反映,抢购系统突发 Bug 导致交付时间从宣传的 "8 月首批" 跳变为 35 周以上,部分用户因购置税优惠政策面临额外成本。对此,小米在交付当日推出限时改配政策,允许锁单用户在 7 月 6 日 - 7 日调整配置,重新计算交付时间。
YU7 的交付标志着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澎湃 OS 系统,车主可实现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的无缝联动:车内设置的 "回家模式" 可自动打开空调、窗帘及空气净化器;外出露营时,车辆可通过 V2L 反向供电为帐篷照明和电烤炉供电。
"YU7 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移动的智能终端。" 雷军在交付现场表示,小米正在研发车载无人机自动接驳系统,未来用户可通过车内中控屏直接操控无人机拍摄沿途风景,并实时回传至车机屏幕。这种对场景化需求的深度挖掘,让 YU7 在竞争激烈的 SUV 市场中开辟出独特赛道。
雷军为车主开车门的瞬间,既是小米 "用户为中心" 理念的具象化表达,也是其汽车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当 25 万元级 SUV 开始配备百万级豪车的配置,当科技巨头重新定义人车交互方式,这场交付仪式的意义早已超越产品本身 —— 它标志着中国品牌正在高端市场实现从 "跟跑" 到 "并跑" 的跨越。正如雷军在交付致辞中所说:"真正的科技普惠,不是让少数人享受尖端技术,而是让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科技带来的生活质变。" 小米 YU7 的交付,或许正是这种理念的最佳注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