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冠道大降价,是捡漏还是踩坑?14万真香还是陷阱?

最近车圈有个大新闻,本田冠道这款曾经卖到24万的中型SUV,现在终端价格直接降到了14万多,相当于打了六折。

这消息一出,很多想买车的朋友都坐不住了——省下十万块,到底是捡了个大便宜,还是掉进了厂商的“清库存”陷阱?

本田冠道大降价,是捡漏还是踩坑?14万真香还是陷阱?-有驾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降价背后,本田的无奈

本田冠道曾经也算是合资SUV里的“香饽饽”,空间大、动力强,再加上本田的品牌光环,不少家庭用户都挺喜欢。

但这两年,它的销量却一路下滑,去年全年才卖了一万六千多台,今年前五个月更是惨淡,只有两千多台。

为啥?

原因很简单——时代变了。

现在的新能源车太猛了,理想L6、零跑C16这些国产SUV,空间不比冠道小,配置更高,还能充电,用车成本低得多。

相比之下,冠道这种传统燃油车就显得有点“老气横秋”——设计还是几年前的样子,车机系统落后,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几乎没有,年轻人看不上,家庭用户也在犹豫。

本田自己也清楚,燃油车的时代正在慢慢过去,所以干脆降价甩卖,能回点血是一点。

但问题是,光靠降价,真的能挽回消费者的心吗?

本田冠道大降价,是捡漏还是踩坑?14万真香还是陷阱?-有驾

配置不差,但短板太明显

从硬件来看,冠道其实并不差。

2.0T发动机,261马力,匹配9AT变速箱,还有四驱系统,动力储备足够,跑高速稳稳当当。

车身长度4米85,后排空间宽敞,坐三个人不挤,后备箱也能装。

配置上,19寸轮毂、全景天窗、真皮座椅带加热通风、后排加热、12喇叭音响,该有的都有,甚至比一些同价位的国产车还厚道。

但问题出在哪儿?智能化太落后了。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买车最看重什么?

大屏、智能车机、语音控制、自动驾驶辅助。

可冠道的车机系统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屏幕小、反应慢,导航卡顿,语音识别基本是个摆设。

别说跟新势力比了,就连国产十万块的SUV都比它强。

更关键的是,用车成本高。

本田冠道大降价,是捡漏还是踩坑?14万真香还是陷阱?-有驾

实测百公里油耗10L左右,按照现在的油价,一个月油费轻松破千。

而电动车呢?

家里充电,一个月电费两三百搞定。

这笔账,老百姓心里算得清清楚楚。

买它的人,到底图什么?

既然有这么多缺点,为什么还有人考虑冠道?说白了,就是两类人:

第一类:认准本田的老司机。

他们觉得本田的发动机靠谱,开个七八年不会出大毛病,保值率也不错,三年后还能卖个七八成。

对他们来说,车机落后无所谓,反正就用个蓝牙听歌;油耗高也能忍,毕竟“加油五分钟,续航五百公里”的便利性还在。

第二类:需要大空间,但暂时不想换电车的家庭用户。

本田冠道大降价,是捡漏还是踩坑?14万真香还是陷阱?-有驾

可能家里只有一辆车,又经常跑长途,对充电不方便有顾虑。

冠道的后排和后备箱确实能装,全家出行没问题,而且加92号油就行,用车成本虽然比电车高,但比同级别的豪华SUV还是便宜不少。

但如果是年轻人,或者打算一辆车开五六年的用户,可能就得好好想想了。

电动车续航现在普遍600公里以上,充电桩也越来越普及,再加上不限行、免购置税等政策,吸引力确实更大。

降价是机会,也可能是坑

本田这次降价,说白了就是在燃油车时代的尾声奋力一搏。

但市场已经变了,光靠低价吸引人,效果有限。

消费者现在要的不是“便宜的老车”,而是“值钱的新技术”。

另外,还有一个隐忧——冠道已经三年没改款了,本田的资源明显向CR-V和雅阁倾斜,甚至开始推电动车(比如e:NS1)。

这意味着,冠道的后续维修保养、配件供应可能会慢慢变得麻烦。

现在买它,会不会开几年后变成“孤品车”?

本田冠道大降价,是捡漏还是踩坑?14万真香还是陷阱?-有驾

这也是很多潜在买家犹豫的原因。

到底买不买?关键看需求

如果你符合以下条件,冠道降价后的确值得考虑:

认准合资品牌,对国产车不放心

需要大空间,经常全家出行

对智能配置要求不高,更看重机械素质

短期内不打算换车,能接受较高油耗

但如果你更看重科技感、用车成本,或者打算长期持有,那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总结:燃油车的最后一舞?

本田冠道的大降价,某种程度上是传统燃油车面对新能源冲击的无奈之举。

它依然是一台好开的车,但已经不再是市场的宠儿。

消费者现在要的是智能、省油、高配置,而不仅仅是“便宜”。

所以,如果你在纠结要不要入手,不妨问问自己:你是想要一辆“过去的豪华车”,还是“未来的智能车”?

答案,就在你的用车需求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