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1100字, 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最近在车友群里聊天, 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好几个从燃油车换到混动车的朋友, 开了三年之后, 都在那里长吁短叹. 要我说吧,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混动是个"完美解决方案", 既能享受电动的平顺, 又不用担心续航焦虑.
但现在呢?说实话, 听完他们的吐槽, 我都有点替他们心疼了.第一个后悔点:油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省
这个可能是最扎心的了. 我朋友老张, 2021年花了18. 6万买了辆凯美瑞双擎, 当时销售说综合油耗4. 2L/100km. 听起来很香对吧?
结果开了三年, 他给我算了一笔账. 平时上下班20公里, 周末偶尔跑个长途. 实际油耗基本在6. 5L左右打转. 要知道, 他之前那辆2. 0L的天籁, 市区油耗也就7. 8L. 这么一对比,每公里也就省个2毛钱 , 一年下来顶多省1000多块油费.
更别提那些插混车主了. 我认识一个开比亚迪唐DM的哥们, 官方宣称亏电油耗5. 8L, 实际跑高速经常飙到8. 5L以上."省油神器"瞬间变成了"油老虎" .第二个后悔点:保值率简直是灾难
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心里发凉.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3年期混动车残值率只有42% , 比同款燃油车低了快20个百分点.
老王去年想置换他的雅阁混动, 2020年落地23万的车, 开了3年跑了6万公里, 车商给的报价只有14万.血亏9万啊 !同年份的燃油版雅阁, 人家二手车行情还能有16. 5万呢.
这还不是最惨的. 那些早期的插混车型, 保值率更是惨不忍睹. 某品牌的插混SUV, 4年车龄直接腰斩,车主想换车都换不起 .
第三个后悔点:充电真的很麻烦
说到充电, 插混车主的痛苦可能比纯电车主还严重. 为啥?因为电池容量小啊!一般插混车就20-30度电,一周得充4-5次 .
我表哥开的理想ONE, 每次充电只能跑个150公里纯电. 他跟我抱怨:" 家里没有充电桩的话,真的是要命 ."附近公共充电桩排队不说, 有些快充桩还不让插混车充, 说是要给纯电车让道.
更要命的是, 很多插混车主最后就 彻底放弃充电了 , 直接当燃油车开. 中汽研的调研显示, 51%的插混车主基本不充电. 那买混动车还有啥意义?第四个后悔点:维修保养真的贵
这个成本很多人买车前都没算进去. 混动车等于是 双套动力系统 , 发动机要保养, 电池系统也得检查, 每次保养费用比燃油车贵个300-500块很正常.
更头疼的是电池衰减问题. 我一个开了5年普锐斯的朋友, 电池容量已经衰减了35%, 纯电续航从原来的55公里掉到了36公里. 想换电池?4S店报价4. 8万!这钱都够买台新的小车了 .
而且混动车的维修也是个大坑. 普通修理厂不敢碰, 只能去4S店, 工时费贵得离谱. 一个朋友的雅阁混动, 混动系统故障码报警, 检查加维修花了8600块.心疼得要命 .第五个后悔点:政策风险越来越大
这个可能是最让人无奈的. 2022年之前, 很多城市的插混车还能上绿牌, 不限行不限号. 但现在呢?政策说变就变 .
上海、深圳这些城市, 插混车的绿牌政策已经收紧了. 有些地方甚至明确表示, 以后只有纯电车才能享受新能源政策优惠. 我一个深圳的朋友, 当初就是冲着绿牌买的插混车, 结果现在政策变了,感觉被套路了 .
而且随着纯电车技术越来越成熟, 续航动辄五六百公里, 充电也越来越方便, 混动车的"过渡产品"性质越来越明显. 说不定过几年, 连二手车市场都不要混动车了.冷静想想, 混动车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说了这么多混动车的问题, 但我觉得还是要理性看待. 混动车确实有它的优势, 比如 驾驶平顺性确实不错 , 低速时候的静谧性也比燃油车好. 而且对于那些有充电条件、用车场景比较固定的用户来说,短途代步确实能省不少油费 .
但是呢, 如果你平时用车场景比较复杂, 经常跑长途, 或者没有固定停车位和充电条件, 那我建议还是慎重考虑.不要被厂家的宣传数据忽悠了 , 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现在新能源车技术迭代这么快,说不定再等两年, 纯电车的体验会更好, 价格也更便宜 . 与其现在花大价钱买个过渡产品, 不如再观望观望.
你们觉得呢?家里有混动车的朋友,用了几年之后感受如何 ?是真香还是后悔?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真实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