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了个征求意见稿,一巴掌就把全隐藏式门把手这种“不务正业”的设计给拍回了原型。消息一出,感觉整个车圈都安静了,然后是一片叫好声,尤其是那些在东北寒风中,对着自家爱车门把手哈气、敲打、就差拜一拜的车主们,哭着说青天大老爷来了。
讲真,这玩意儿要被整改,一点都不冤。
过去几年,车企们好像集体中了邪,得了“不藏点什么就不舒服”的病。他们把门把手藏起来,美其名曰“科技感”、“未来感”、“降低风阻”,我听了都想笑。降低那0.00几个点的风阻,能让你续航多跑半公里还是怎么的?够你堵车的时候多听半首歌吗?省下来的电,够不够你因为门把手被冻住打不着车,在零下二十度的天里开个暖风的?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那一点点所谓的逼格,牺牲了99%的实用性。属于修仙小说里那种为了练个华而不实的法术,把自己主心法给练岔劈了的典中典。
新规的核心就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装了,摊牌了,你首先得是个门把手,得能让人把手伸进去打开门。而不是一块光滑的铁板,需要你跟它对暗号,或者进行某种神秘的宗教仪式才能激活。这要求不过分吧?这一点都不过分。
但就是这么一个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要求,直接把市面上九成的全隐藏式门把手给送走了。你看,荒诞不荒诞?
我作为一个开过早期特斯拉的中年人,对这玩意儿的恨意是刻在骨子里的。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给你整个活儿。冬天结冰只是入门级考验,真正的噩梦是它心情不好的时候,你按它,它不弹出来。你再按,它还是不弹。你感觉自己不像个车主,像个在KTV里求公主开门的舔狗。最尴尬的是带朋友或者长辈坐车,人家围着车门研究半天,小心翼翼地问:“诶,这车...门在哪?
那一刻,所谓的科技感荡然无存,你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更别提安全问题了。之前小孩手被夹骨折的新闻就不说了,就说最关键的碰撞后救援。车撞了,电路一短路,门把手直接自闭了,弹不出来。救援队拿着工具过来,一看,好家伙,一块完整的钢板,连个下手的地方都没有。这哪是门把手,这是给救援人员上强度的“金钟罩铁布衫”。人家别的车是开门救人,到你这儿得先想办法“破防”。最好的车门,是能不开的门。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这逻辑太闭环了。
所以工信部这次出手,根本不是什么创新倒退,而是拨乱反正。是告诉那帮沉迷于“设计炫技”的设计师们,做个人吧,车是给人用的,不是给你在PPT上吹牛逼的。
当然,车企们肯定心态爆了。尤其是那些刚投了几百上千万开了模具,准备在新车上“一把子整活”的。现在好了,坏了菜了,设计得重来,模具得重开,碰撞测试得重做。一套下来又是几百万上千万。
特别是那些全球车型,比如奔驰S、路虎揽胜这种,在中国市场这个规矩比欧美还严的地方,他们就得改。一旦为中国市场改了,那全球版本大概率也跟着改了。毕竟,为单一市场保留一套独立的、即将被淘汰的设计,成本太高了。属于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好。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威力,只不过这次掀桌子的,是规则本身。
我甚至能想象到车企内部的会议,一群工程师和设计师面面相觑。
设计师:“我们的设计理念是极致的简约和未来感...
工程师:“大哥,规定出来了,门把手得能塞进去一个拳头。”
设计师:“这破坏了我们车身侧面的黄金分割线...
工程师:“大哥,再不改,车就上不了公告了,大家一起回家种地。”
你看,现实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其实,车企想省钱也不是没办法,直接刷个程序,让那个电动门把手永远处于弹出的“准备战斗”状态。但这不就成了脱了裤子放屁吗?你花了大价钱搞了个伸缩结构,最后又让它不缩了,成了一个固定在外的、造型奇特的、还特别容易坏的传统门把手。这种操作,就好像你买了个最新的苹果手机,然后只用它来砸核桃,机你太美了。
说到底,隐藏式门把手的退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靠着堆砌各种华而不实的功能来假装创新的时代,终于要过去了。前几年,新能源车企打的是一场“闪电战”,大家都在抢时间,抢概念,抢用户心智。大屏,冰箱,彩电,能塞的全塞进去。门把手,自然也不能放过。
但现在,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当所有人都冷静下来,开始真正关心一辆车最本质的东西——安全、可靠、好用——的时候,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成了最先被抛弃的。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怨妇,对着一个铁疙瘩疯狂输出。但没办法,你爱过一个品牌,或者说你真的把车当成一个工具的时候,你就懂了。它可以在别的地方不完美,但在最基础的地方,绝对不能跟你玩玄学。
所以,这次整改的本质,不是技术的倒退,而是认知的回归。它告诉所有造车的人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自动驾驶的关键,可能不在于你的激光雷达有多牛逼,而在于一个骑着老头乐的大爷会不会突然从路口给你一个惊喜。同样的,决定你车门好不好用的,也不是它能不能藏起来,而是你妈在买完菜之后,能不能用一只手轻松地把它打开。
这么看,全隐藏式门把手被干掉,真是一件大好事。下一个被干掉的会是什么?我个人,非常看好那个比航母甲板还大的中控屏。毕竟,开车的时候,谁没事儿会盯着那玩意儿看斗地主直播呢?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