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喜欢车的朋友们议论纷纷,那就是网上曝出了一组全新宝马3系的渲染图。
这图一出来,大家都有点懵,第一反应就是: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宝马3系吗?
那个曾经是多少年轻人梦想座驾的“蓝天白云”,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陌生了?
这车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大变样”的气息,所以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新3系到底变在哪了,宝马这么干又是图个啥。
首先,变化最大的就是这张脸。
咱们印象里的宝马,最经典的标志就是那两个圆圆的“天使眼”大灯,还有中间那两个分开的“双肾”进气格栅,几十年来几乎没怎么大改过,老远一看就知道是宝马来了。
可这次的新设计,简直是把老传统给彻底掀翻了。
那对炯炯有神的“天使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又细又长的贯穿式灯带,横着把整个车头连了起来。
中间的“双肾”格栅也不再是两个独立的口子,而是融合成了一个更大、更封闭的整体。
很多人开玩笑说,这设计师是不是刚从保时捷那边过来的,因为这个造型跟保时捷的Panamera确实有那么点像。
这种设计好不好看,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能肯定的是,宝马这次是下了狠心要跟过去告别。
为什么非要这么改呢?
其实这背后有两层意思。
第一,是为了顺应现在的新能源潮流。
你看现在满大街跑的电动车,都喜欢用这种贯穿灯带和封闭式前脸,因为它看起来特别有科技感,更重要的是,这种光滑平整的设计能有效地降低风阻。
风阻小了,车子跑起来就更省力,对于电动车来说,就意味着能多跑几公里,续航里程能更长一些。
宝马这么设计,明显是在向电动化的风格靠拢。
第二层意思,可能是宝马想让自家的产品线看起来更统一,也更高级。
新3系的侧面线条也变得更加硬朗和修长,整体感觉非常像它的大哥宝马5系。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让买3系的消费者感觉自己花小钱办了大事,买到了一辆看起来更贵、更高级的车。
包括那个门把手,也换成了现在很流行的隐藏式设计,车门一锁,把手就缩回去了,车身侧面光溜溜的。
这个设计在奥迪A4L、奔驰C级,以及我们很多国产新车上早就有了,宝马这次算是跟上了潮流,把这门功课给补上了。
说完了外观这个“面子”,咱们再来看看车子核心的“里子”——动力系统。
这部分,宝马就显得有点“念旧”了。
根据现在传出来的消息,新款3系大概率还会继续使用那套大家非常熟悉的2.0T四缸和3.0T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再配上一套48伏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变速箱还是那个合作多年的8速手自一体。
这套动力组合本身是非常成熟和优秀的,开起来平顺又有劲,可以说是燃油车时代的黄金搭档。
但是在今天,尤其是在咱们中国这个新能源车已经满地跑的市场上,它就显得稍微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这话怎么说呢?
你把它跟我们国产的一些纯电动车,比如蔚来ET5T或者小鹏P7i这些车放在一起比一下,感觉就特别明显。
电动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动力响应快得吓人,电门一踩下去,动力瞬间就到,那种毫无延迟的推背感,是传统燃油车很难做到的。
而宝马这套系统,你深踩油门,它需要一个反应时间:变速箱要先降挡,发动机转速要拉起来,然后动力才完全爆发出来。
在过去,车迷们管这个过程叫“机械的魅力”,是驾驶乐趣的一部分。
但现在,当大家都习惯了电动车那种像按电灯开关一样直接的动力之后,再回过头来体验这个过程,可能就会觉得有点“慢半拍”了。
不过,宝马自己也清楚这个问题。
所以这次新3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那就是终于要正式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了。
这步棋走得非常关键,可以说就是为了迎合咱们中国市场的需求。
咱们得看数据说话,就在今年4月份,中国市场上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经历史性地超过了燃油车,渗透率突破了50%。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现在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豪华品牌如果还死守着纯燃油车,那路只会越走越窄。
推出插电混动车型就不一样了,它既能上绿牌,享受不限行的政策便利,又能加油,彻底打消用户的里程焦虑,在城市里用电,跑长途用油,非常符合国情。
这可以说是宝马在彻底转向纯电动之前,一个最稳妥、也最聪明的过渡方案。
聊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就是宝马造车的平台。
这次的新3系,依然是基于宝马的CLAR平台打造的。
这个平台从2016年就开始用了,是个很厉害的平台,宝马旗下很多主力车型,像7系、5系、X5这些,都是从这个平台上出来的。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油电兼容”,意思就是这个平台架构既可以安装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也可以在底盘上布置电池和电机。
但问题也恰恰在这里,因为它要同时兼顾两种完全不同的动力形式,所以在设计上必然会有一些妥协,它不是一个为纯电动车量身定做的最优解。
这就使得这一代的宝马3系,处在一个很特别的历史位置上。
它很可能是最后一代使用CLAR平台的3系,是燃油车时代的一个句号。
因为宝马已经对外宣布,从2025年开始,他们将全面启用一个叫做“Neue Klasse”的全新纯电动平台,那个平台才是宝马为未来准备的真正武器。
所以你看,当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在中国进行落地测试,连大众都准备更新换代自己的电动平台的时候,宝马还在用一个快十年前的老平台推出一款过渡性质的新车,这背后其实反映了所有德国传统豪华品牌共同的困境。
这个困境就是,想彻底转型去搞电动车,但又舍不得现在燃油车带来的巨大利润。
外观设计可以改得很大胆,因为这不伤筋动骨。
但动力系统不行,这背后牵扯到庞大的发动机工厂、传统的供应链体系和无数工人的饭碗,谁也不敢轻易一刀切。
他们只能一边小心翼翼地推出电动车型,一边继续改进燃油和混动车,两条腿走路,试图平稳过渡。
这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庞大的身躯让转身变得异常困难。
最后,我们回到那个最开始的问题:这辆全新的宝马3系,它的灵魂还在吗?
过去,3系的灵魂是“纯粹的驾驶乐趣”,是后轮驱动带来的精准操控,是那种人和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感觉。
它是一台为驾驶者服务的机器。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更注重空气动力学的外形,是为科技感服务的隐藏式门把手,是为智能化服务的座舱。
这一切设计的出发点,都从“好开”变成了“高效”和“智能”。
我不能断言这是一种退步,因为时代在变,人们对车的需求也在变。
但可以肯定的是,宝马3系正在努力地从一个单纯的“驾驶者之车”,转变为一个更全面、更智能、更能适应新能源时代的“出行伙伴”。
它不再只属于那些追求极限操控的少数派,而是想要拥抱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样化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