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最近车圈里可炸开锅了!
前脚还在愁着要等大半年才能提车的米粉们,后脚突然发现小米SU7的交付进度条开始加速了。
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原本被大家戏称为"订车就像参加马拉松"的小米汽车,最近居然悄悄把标准版、Pro版的等待时间砍掉了4周,Max版更是直接缩短了6周。我朋友圈里那个去年九月就下单的哥们儿,这两天突然接到通知说五一假期后就能提车,激动得连发了三条九宫格表情包。
这事儿得从工厂那边说起,听说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基地现在灯火通明得跟过年似的。去年这个时候他们还在手忙脚乱搞双班倒,现在直接把生产线改造成了"变形金刚"模式。有内部员工偷偷透露,现在每辆车的组装时间比去年压缩了整整40分钟,连螺丝刀都换成带智能传感器的版本了。更绝的是,上个月他们刚把二期工厂的地基打完,就有供应商把设备直接拉到工地旁边待命,这效率简直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偷偷修炼了"基建狂魔"的秘籍。
不过要说最魔幻的还得数SU7 Ultra的"鼻孔版"。那个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设计刚曝光时,网上还一堆人吐槽像"外星人脑门",结果实车照片一出来全傻眼了。现在订这个版本的人反而要多等一周,据说是因为选装率直接飙到了七成。我认识个做潮牌的小老板,原本开着保时捷911,看到闪电黄配色的Ultra实车当场就把定金拍桌上了,还嚷嚷着要把跑车卖了换这个当代步车。要我说这哪是买车,分明是买了个移动的社交名片。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这市场真是看不懂。去年这时候新能源车企还在打价格战,今年全在比谁家等车时间更长。有个做汽车自媒体的朋友跟我说,现在去小米门店的顾客分两种:一种是拿着计算器算账的务实派,另一种是盯着配置表眼睛发光的性能控。前者纠结着要不要转投隔壁问界,后者却在纠结要不要咬牙上Ultra版。更绝的是二手平台上居然出现了"代抢订单"的服务,有人愿意花六千块买个优先提车权,这操作简直比春运抢票还夸张。
看着交付中心门口排起的长龙,突然想起雷军去年在发布会上擦汗的画面。当时他说"最怕大家等太久",现在看这情况,小米的工程师们怕是把"时间管理"这门课修到满分了。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泼冷水,说现在缩短的交付周期可能只是把库存订单消化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毕竟二期工厂要到年中才能投产,眼下这每月两万多的产能要应付三十多万的订单,数学老师看了都得摇头。
话说回来,咱们普通消费者最在意的还是实实在在的用车体验。有个刚提了Max版的车主在论坛里写了个五千字长帖,说等车的这八个月里他经历了分手、跳槽、搬家三件人生大事,最后是销售通知提车的电话让他重新相信了爱情。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购车故事,估计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不过看着路上越来越多的小米SU7,倒是真有种见证历史的感觉——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做手机的小米,现在真的把车造出来了,还造得让人心甘情愿等大半年?
各位看官,你们说这新能源车的江湖是不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要是换做你,愿意为了心头好等上大半年,还是会转投其他能现提车的品牌?来评论区唠唠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