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维塔 12 风阻系数争议及邀请马斯克见证测试的事件,目前已形成多维度的信息脉络,结合最新进展和行业背景可梳理如下:
一、事件核心矛盾:实测数据与官方宣传的冲突
博主质疑与测试细节
5 月 2 日,汽车博主 “苏黎世贝勒爷” 发布视频称,其自费在天津中汽研风洞实验室对阿维塔 12 进行实测,结果显示风阻系数为 0.28Cd,与官方宣称的 0.21Cd 相差 33%。测试过程强调严谨性,包括遵循 CSAE 146-2020 标准、剔除轮胎缝隙石子等,并指出因品牌方干预未能获得实验室盖章报告。该博主此前曾测试其他车型,被指 “多次揭露车企虚标风阻”,其专业性在部分网友中具有可信度。阿维塔 12 官方宣传的 0.21Cd 若属实,将优于保时捷 Taycan(0.22Cd),接近奔驰 EQS(0.20Cd),但实测结果接近 20 年前燃油车水平(如帕萨特 B5),引发对技术真实性的质疑。
阿维塔的回应与反制措施
阿维塔在 5 月 3 日连发多条声明:称博主内容 “完全失实”,并展示 2023 年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出具的 0.21Cd 测试报告。宣布将根据国家专业机构排期进行公开测试,使用量产车并开放监督,以 “权威数据正视听”。法务部悬赏 500 万元征集 “黑公关” 线索,指控近期存在有组织抹黑行为,并处理了部分账号。副总裁雍军发文称,博主去年已计划测试阿维塔 ,阿维塔曾邀请其共同测试但被拒绝,暗示测试条件可能不严谨。
二、马斯克的介入与行业影响
马斯克的公开质疑
5 月 6 日,特斯拉 CEO 马斯克转发了外网对 “阿维塔风阻事件” 的讨论,将阿维塔称为 “华为品牌(Huawei-branded)”,并连带质疑比亚迪仰望 U7、吉利银河 E8、小米 SU7 等国产车型的风阻系数。这一行为被解读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 “集体质疑”,引发国内舆论反弹。阿维塔随即回应,邀请马斯克现场见证测试,称其转发的信息 “不实”。
行业标准与技术透明度争议风洞测试差异: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指出,不同风洞测试结果可能存在 0.001Cd 误差,但此次 0.07Cd 的差距远超合理范围。部分车企可能通过调整风速(如 140km/h vs 120km/h)、封闭车身缝隙等手段优化数据。宣传规范缺失:河南工业大学教师李明提到,国内缺乏统一的风阻测试标准,车企选择性披露测试条件(如是否使用量产车、是否封闭进气格栅)可能导致数据偏差。续航影响:风阻系数每降低 0.01Cd,时速 120km/h 时续航可提升约 10 公里。若阿维塔 12 实际风阻为 0.28Cd,其续航将比宣传值减少约 70 公里,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
三、事件最新进展与潜在走向
阿维塔的公开测试计划
截至 5 月 7 日,阿维塔尚未公布具体测试时间,但承诺将使用市售量产车,并可能邀请第三方机构和媒体监督。博主 “苏黎世贝勒爷” 表示可提供量产车配合测试,并要求现场见证。若测试结果接近 0.21Cd,阿维塔需解释为何两次测试差距悬殊;若结果接近 0.28Cd,则可能面临虚假宣传指控,需重新申报工信部目录。
舆论与市场反应消费者疑虑:部分潜在买家表示,若风阻虚标属实,将影响对阿维塔品牌的信任,尤其是其与华为合作的 “高端科技” 定位。行业连锁反应:此次事件被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透明度的试金石,可能推动风阻测试标准的统一化和公开化。
马斯克的潜在角色尽管阿维塔发出邀请,但马斯克尚未回应是否参与测试。若其现身,可能进一步放大事件的国际关注度;若拒绝,则可能被解读为对测试结果缺乏信心。
四、总结与展望
当前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阿维塔 12 的风阻系数是否存在宣传夸大,而公开测试结果将成为关键判据。若阿维塔能通过权威机构验证其 0.21Cd 数据,可能扭转舆论;反之,若实测结果与博主一致,不仅品牌声誉受损,还可能引发行业对风阻虚标的集体审查。此外,马斯克的介入使事件超出企业纠纷范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国际认可度的一次 “压力测试”。未来需持续关注测试进展、行业标准动态及国际舆论反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