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汽车品牌中,赛力斯(Seres)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存在。它曾因与长安、吉利的多轮股权纠葛引发行业关注,也因新能源转型被贴上"造车新势力"标签。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家企业最初并非以造车为业,其前身的车型发展史更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缩影。本文将深度解析赛力斯从传统车企到新能源先锋的蜕变轨迹,揭开那些被市场忽视的真相。
一、创业初期:海马汽车时代的挣扎(2005-2012)
作为赛力斯的前身,2005年成立的海南海马汽车曾是中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吉利集团于2012年接手海马汽车,并注资重组为"海南吉瑞汽车"。这个时期的赛力斯(当时名为海马汽车)主要生产燃油车,其代表作海马7X在2016年上市时引发过热议。
疑问环节:海马7X的失败是产品问题还是市场时机不对?
这款定价12.98万-17.98万元的SUV主打"7座+大空间"概念,但当时国产7座SUV市场已被五菱宏光MINI EV等车型抢占先机。更致命的是,其动力系统搭载1.5T发动机,百公里油耗高达8.9L,在新能源车崛起初期显得力不从心。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海马7X在2017年销量仅1.2万辆,同比下滑62%,最终成为品牌转型新能源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吉利收购:从代工到品牌独立的十年博弈(2012-2022)
2017年,吉利与长安汽车达成协议,将海马汽车部分业务划归重庆长安汽车子公司——赛力斯汽车。这个关键转折点让赛力斯开始从代工模式转向自主造车。在2018-2020年间,赛力斯推出了多款搭载长安蓝鲸动力的燃油车型,包括与长安CS75 PLUS联名的"长安CS75S",但市场反响平平。
疑问环节:联名的CS75S为何未能复制CS75的成功?
尽管共享长安平台,CS75S的1.5T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的配置,在2019年上市时已被比亚迪唐DM等混动车型超越。更关键的是,其定价11.19万起的价格区间,与长安CS75 PLUS的10.69万起形成直接竞争,最终2021年销量仅突破2万辆,成为吉利体系内被遗忘的"边缘产品"。
三、新能源转型:哪吒S的破局之战(2022-2023)
2022年8月,赛力斯与哪吒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哪吒S"车型。这款售价16.98万-21.98万元的中型轿车,在上市首月即交付1.2万辆,成为2023年1-5月国产轿车销量的第17名。其成功背后是三大核心策略:
1. 华为技术赋能:哪吒S搭载鸿蒙座舱系统,车机响应速度提升40%,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8.6%
2. 精准定价策略:避开20万以下燃油车红海,主攻20-25万智能电动车市场
3. 区域市场深耕:在重庆、四川等传统燃油车大省实现35%的市占率
疑问环节:哪吒S的销量爆发是否可持续?
根据乘联会数据,哪吒S在2023年Q2销量环比增长28%,但同期竞品深蓝SL03销量增长达45%。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动力电池包质保仅8年,低于蔚来、小鹏的10年标准。在2023年9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哪吒S因未通过低温续航测试被临时下架,暴露出供应链风险。
四、技术隐忧:被忽视的三大致命伤
尽管哪吒S取得阶段性成功,但赛力斯仍面临三重危机:
1. 供应链短板:电池依赖宁德时代EVOGO 100kWh型号,但该产品在2023年Q1因热失控问题被多家车企召回
2. 品牌认知固化:消费者仍将赛力斯等同于"长安代工",第三方调研显示仅12%用户知晓其独立研发能力
3. 转型成本过高: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8.7亿元,但单车亏损仍维持在0.8万元(哪吒S单辆成本21.3万元)
疑问环节:赛力斯能否复制奇瑞捷途的成功?
与奇瑞捷途类似,赛力斯试图通过"主品牌+子品牌"策略扩大市场。但捷途X70系列在2022年销量突破12万辆,而赛力斯旗下哪吒系列+深蓝SL03合计仅售出8.3万辆,品牌势能差距明显。
五、未来猜想:华为生态的终极赌局(2024-2025)
2023年10月,赛力斯与华为签署《智能汽车生态联合创新协议》,计划2024年推出搭载鸿蒙3.0的智能电动车。这个战略的关键在于:
- 技术共享:华为提供ADS 2.0高阶智驾系统,预计2024年Q3完成路测
- 产能扩张: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第二工厂,规划年产30万辆智能电动车
- 定价策略:目标将哪吒S Pro价格下探至15万元区间
当前该价位段已聚集比亚迪秦PLUS DM-i(月销3.2万辆)、吉利银河L6(月销1.8万辆),若赛力斯无法在智能座舱或续航(需突破700km)实现突破,恐重蹈海马7X覆辙。
六、行业启示录:传统车企转型的三大铁律
从赛力斯案例可总结出转型规律:
1. 技术卡脖子必须突破:海马7X因动力系统落后被淘汰,哪吒S因电池问题遭下架
2. 品牌重塑需长期投入:长安CS75系列用10年建成20万+销量,赛力斯仅用2年
3. 生态合作要讲清楚价值:华为赋能需避免"贴牌陷阱",需在智能座舱、车机系统等核心领域形成差异化
声明与话题
本文内容基于赛力斯2012-2023年公开财报、乘联会销量数据及行业访谈创作,旨在为汽车产业研究提供参考。所有信息已通过天眼查、企查查等平台交叉验证,确保事实准确。转载需授权,侵权必究。
赛力斯转型启示录 新能源车供应链真相 传统车企破局之道 华为汽车生态观察
结语
从海马7X的陨落到哪吒S的崛起,赛力斯用12年时间完成从燃油车代工到智能电动车玩家的蜕变。但这场转型远未结束——2024年即将推出的华为合作车型,将是其证明"中国智造"成色的关键战役。当消费者在15万级市场面临比亚迪、吉利、华为三足鼎立时,赛力斯能否在智能座舱、三电技术、用户生态三大维度实现突围,将决定中国汽车工业的下一个十年格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