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一句“小米每卖一辆车亏6万元”,直接把新能源车行业的遮羞布撕了个干净! 可还没等消费者消化完这波“实诚暴击”,友商就跳出来补刀:“亏钱?他雷军才是最精明的‘伪君子’!” 这场面,比宫斗剧还刺激。
小米汽车业务去年净亏62亿,每辆SU7倒贴好几万,雷军还亲口说“亏6万” 。乍一看是卖车亏到姥姥家了,实则背后藏着三步大棋,顺带还在行业里搅起了漫天风浪,把新能源汽车圈的“遮羞布”给扯下来不少。
先说这“亏本卖车”的三步棋。第一步,用亏损换时间。新能源赛道拼的就是技术迭代速度,谁能更快把技术落地,谁就占先机。小米作为后来者,直接砸200亿研发自动驾驶和超充,硬生生把3年的技术研发周期压缩到15个月就量产上车。这烧钱速度,比双十一商家促销砸钱还狠。为啥这么干?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家车有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追上甚至赶超先入局的车企,抢占市场份额。
第二步,靠生态填坑。买小米车的用户里,70%会同步买智能家居设备。雷军心里门儿清:车亏6万没关系啊,手机、路由器这些能赚回来!绑定一个车主,就相当于收割一整套智能生活消费。小米本来就有庞大的智能家居生态,车成了这个生态的新入口,把用户圈进“小米智能生活”的大网里,从其他产品上把车亏的钱挣回来,这算盘打得叮当响。
第三步,赌政策东风。国家新能源补贴明年要加码,而且小米工厂产能爬坡后,成本会骤降。现在亏6万,明年说不定就只亏3万,后年直接盈利。雷军算得精,提前布局,等着政策和规模效应带来转机,到时候就能从亏本买卖变成稳赚不赔。
可这边雷军“老实人设”赚同情分,那边就有人不干了。猫王音响创始人曾德钧直接拍视频开撕,说十多年前谈合作,自己刚说完智能音箱,雷军甩脸就走人,还说网上鞠躬开车门都是演的,本质是冷血商人。这爆料一出来就炸锅了,大家开始怀疑,雷军给车主递钥匙时那“卑微微 笑”,是不是也有剧本?
更狠的还在后头。某新势力车企高管私下吐槽,雷军喊亏钱,就是逼供应链降价!电池厂被压价5%,轮胎厂让利8%,全行业替小米买单。还有竞争对手翻旧账,小米事故车还没查清,友商就急着发海报标榜“零伤亡”,踩着同行搞营销,这下大家都开始互相揭短,谁也别说谁高尚。
雷军这招“自曝亏损”,把行业潜规则都摊牌了。传统车企慌了,比亚迪单车利润才8800元,蔚来、小鹏还在亏本线上挣扎,小米亏6万还敢打价格战,明显是要卷死所有人。供应链也开始反噬,为了压成本,用二线电池、AEB系统偷工减料,某机构拆解小米事故车残骸,发现制动模块成本比竞品低30%,友商冷笑:“亏钱?省的钱全从安全上抠出来的!”
用户也开始觉醒算账了。年轻人发现,“省10万油费,修车花15万”“轮胎一年换两套,省的钱全喂了4S店”,当“省钱神话”破灭,谁还愿意为情怀买单?以前觉得买新能源车能省不少,现在算下来,后期成本说不定更高,大家对小米SU7的热情,也开始降温。
其实吧,雷军是不是“伪君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早该摘下滤镜了。所谓“亏钱卖车”,本质就是资本游戏,特斯拉亏了15年才盈利,小米才亏2年急什么?大家都是拿着资本的钱赌未来。“友商正义”也不过是利益争夺,当年特斯拉自燃、比亚迪漏电,谁还没当过“反派”?在利益面前,所谓的“正义”,有时候就是用来攻击对手的武器。还有“用户至上”,更像甜蜜陷阱,你为免费充电桩欢呼时,行车数据可能早就被卖给保险公司,被悄悄割了韭菜还不知道。
雷军的“亏本宣言”,与其说是忏悔,不如说给行业立了块碑:新能源汽车圈里没有圣人,只有生死赌徒。大家都拿着真金白银,赌技术、赌生态、赌政策,赌赢了就能称霸市场,赌输了可能就消失在浪潮里。这场博弈里,车企们各有各的算计,供应链被压榨得叫苦不迭,用户也得擦亮眼睛,别被表面的“亏本卖车”“用户至上”忽悠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激烈的竞争,对行业发展也不全是坏事。车企为了活下去,得拼命搞技术创新、优化成本、提升服务,最后受益的可能还是用户。但前提是,得守住安全和诚信的底线,不能为了亏钱卖车,就在质量上偷工减料,把用户的安全当儿戏。毕竟,新能源汽车要长远发展,靠的不是资本博弈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力和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咱就等着看,这场资本博弈大戏,最后谁能笑到最后,又会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哪些改变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