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神器”副驾酣睡20分钟:一场科技与法律的醉酒较量

技术永不眠,但法律也从不打盹

一名杭州男子酒后用“智驾神器”骗过车辆系统,自己却在副驾驶座酣睡20分钟,最终被以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这场看似科幻电影的情节,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

这位车主的“智慧”不可谓不超前——他巧妙利用所谓的“智驾神器”,一个能让方向盘误以为是驾驶者双手在操控的配重环柔性自贴扣,成功“骗过”了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然后自己从容地爬到副驾驶座位进入梦乡。

科技能钻法律的空子吗?这个案例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01 案件回顾:醉驾与科技的荒唐结合

2025年9月13日凌晨,杭州公安交警临平大队接到群众报警,称一辆小车停靠在崇韵街与迎宾路交叉口且未设置任何警示标志。

警方到达现场后,发现一名男子正在副驾驶座位熟睡,车内弥漫着浓烈酒味。

检测结果显示,该男子王某血液中乙醇含量达114.5mg/100ml,远超过醉驾标准。

调查揭露,王某在前一晚饮用了白酒和啤酒,随后使用“智驾神器”启动车辆辅助驾驶功能,设定目的地后,便从驾驶位翻到副驾驶座位打盹。

02 “智驾神器”揭秘:科技骗子的真面目

所谓的“智驾神器”,实际上是一种能“骗过”车辆方向盘检测系统的配件。

它通过具有一定重量的配重环柔性自贴扣,让方向盘误以为是驾驶者双手在操控,从而避免车辆发出接管报警提示。

这类产品属于妨碍安全驾驶行为。早在2025年4月,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就明确指出,使用此类产品将依法处罚,若引发交通事故需承担主要责任。

“智驾神器”就是欺骗车辆智驾系统的作弊工具。使用这种作弊神器并让驾驶人脱离方向盘的行为,更应该受到处罚。

03 法律界定: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公安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根据国家标准,驾驶自动化等级分为0—5级,其中0—2级为辅助驾驶,已商业化量产使用。

L3级是自动驾驶行业从辅助走向自动的分水岭。而当前车企推出的智能驾驶功能普遍为L2级辅助驾驶。

即使启用了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员仍需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保持对车辆的控制。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04 责任厘清:科技外衣下的违法本质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郭旨龙对此案分析道:“汽车行驶的过程仍然在被告人的支配之下,所以仍然是他在醉酒的状态下进行驾驶”。

“按法律规定,在使用辅助驾驶系统时,司机应当全程掌控汽车。而他躺在副驾驶座位上,就是不作为,这也是一种醉酒驾驶的行为”。

司法实践和判例表明,启动驾驶辅助系统后,驾驶主体并未变更,驾驶人仍掌握车辆控制权,负有保持专注、观察道路交通环境、监管驾驶自动化系统的义务。

若驾驶人在驾驶辅助功能激活期间存在“脱手脱眼”行为,应作为责任主体承担法律责任。

05 技术局限:智能驾驶的“误判门”频发

智能驾驶技术并非如营销宣传那般无所不能。近段时间以来,智能驾驶频现“误判门”。

在广东深圳,某品牌轿车因视觉融合算法缺陷,未能识别高架静态护栏导致碰撞爆燃。

浙江车主乐女士在高速路段行驶时车辆突然转至绿化带;重庆车主刘先生更是经历两次惊魂时刻——行驶中,系统先无故退出智能驾驶系统,后又无预警急刹致后车险些追尾。

一场旨在展示自动驾驶系统性能的长途行驶尝试,计划行驶2362英里,结果仅推进了58英里(约93.3公里)便因碰撞被迫终止。

这些案例都揭示了当前智能驾驶系统在复杂道路环境中的识别能力存在明显缺陷。

06 行业反思:营销夸大的安全隐患

这起案件引发了对整个行业营销方式的质疑。智能辅助驾驶在汽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被营销人员吹嘘得天花乱坠,无所不能。

甚至有汽车生产厂家刻意在社交平台发布通过使用智能驾驶功能长时间驾车的视频来博取流量和关注。

这导致很多人认为智能驾驶无所不能,大有取代人工驾驶的趋势。

一位自动驾驶领域专家指出:“从当前情况来看,虽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进步很快,但还做不到万无一失。车企在宣传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时候,总是会渲染这个系统有多强大,导致部分用户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盲信盲从”。

车企在把产品交给用户的时候,应该充分提示场景限制和使用风险。

07 监管加强:多部门联合划定安全红线

为规范智驾行业发展,公安部将联合多部门从三方面强化管理:

加强车企管理,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车企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

加强法律配套,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明确0到2级辅助驾驶系统“人机共驾”的法律属性。

加强宣传提示,使广大驾驶人清楚认识到现阶段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在购车和使用的时候,都应该全面了解、掌握辅助驾驶系统的功能特性以及启动和关闭的方法。

这起醉酒男子使用“智驾神器”的案件,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法律事件,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 technological科技与人性的复杂关系**。

当我们欣喜于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不得不警惕:技术可以突破边界,但人性必须守住底线

那位在副驾驶座酣睡20分钟的车主,他的错误不在于相信技术,而在于过度相信技术能够为他的违法行为兜底。

法律从不禁止我们追求科技创新,但它永远会站在那里,划定那条不可逾越的边界。

“智驾神器”副驾酣睡20分钟:一场科技与法律的醉酒较量-有驾
图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